
勒流中学2025级高一第一学期物理学科诊断练习 姓名:_____ 班级:_____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8分) 1.2024年6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深圳至中山的车程,从此前约为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全长约24公里的深中通道跨越伶仃洋,让“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实现了跨海直连。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30分钟”是指时刻 B.驾车通过深中通道的位移大小为24公里 C.以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为参考系,深中通道处于静止状态 D.在研究汽车通过深中通道的运动轨迹时,汽车可看成质点 2.下面是教材中的四幅图,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B.乙图中用悬挂法测定薄板的重心,应用了重力和细绳拉力二力平衡原理 C.丙图中所示的方法是理想实验法 D.丁图中海绵对铁块的支持力是铁块发生形变产生的 3.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小 C.在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小 D.在时间内,虚线反映自行车已经停止运动 4.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桥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形变 B.桥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受到了汽车的重力 C.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形变 D.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5.如图所示,一弹性小球从距地面2m处的A点以10m/s的速度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落地后竖直反弹经过距地面1.5m高的B点时,向上的速度为7m/s,小球从A点到B点共用时0.3s,则此过程中( ) A.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为3.5m,方向竖直向下 B.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17m/s,方向竖直向上 C.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为1.5m/s,方向竖直向下 D.小球加速度的大小约为,方向竖直向上 6.学习“自由落体运动”后,小明根据所学的内容制作了一把“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重力加速度取,关于该测量尺样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两个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它们一端固定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Q、P上,当物体平衡时上面的弹簧处于原长,若把固定的物体换为质量为2m的物体(弹簧的长度不变,且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当物体再次平衡时,物体比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下降了x,则x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每题6分,共18分。漏选得3分,错选不选不得分) 8.在某次海试中,潜水器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 A.潜水器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潜水器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潜水器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减小 D.潜水器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还要增大 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的x-t图像,由图像可知在0~4s内( ) A.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甲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C.4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 D.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m 1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向并排运动,两物体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关于它们在内的运动过程中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末两物体相距最远 C.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D.末,甲、乙两物体再次相遇 三、实验题(共18分) 11.(10分)某同学在学习完自由落体这一节后,用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