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7205

【专项复习】六年级上册期中习作专题复习(一)讲义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218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复习,专项,六年级,上册,期中,习作
  • cover
【专项复习】六年级上册期中习作专题复习(一) 习作单元分析 一、《变形记》 ◇题型:命题作文(如《我变成了一只蚂蚁》)、半命题作文(如《我是_____》)、情境写作(给定变形场景,如“变成教室里的粉笔”)。 ◇重点:展开合理想象,以第一人称完整讲述变形后的经历;通过细节描写体现变形后的视角与感受;将经历与感悟结合,突出主题。 ◇难点:避免想象脱离逻辑,确保变形后的行为、感受符合变形后的身份特征;平衡想象的趣味性与主题的深刻性,避免内容空洞。 二、《多彩的活动》 ◇题型:命题作文(如《难忘的运动会》)、材料作文(给出活动相关场景描述,要求续写或完整写作)、话题作文(围绕“校园活动”“家庭活动”等话题写作)。 ◇重点:运用“点面结合”手法,既描写活动整体氛围(面),又刻画典型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点);按一定顺序(时间、空间)清晰叙述活动过程;突出活动中的精彩瞬间或难忘体验。 ◇难点:把握“点”与“面”的比例,避免只写整体忽略细节或只写个体脱离整体;写出活动的独特性,避免内容千篇一律。 三、《_____让生活更美好》 ◇题型:半命题作文(补充对象多为抽象品质或具体事物,如“阅读”“宽容”“科技”)、命题作文(直接给定完整题目,如《微笑让生活更美好》)。 ◇重点:选择具体、有代表性的事例支撑主题;通过对比(变化前后的生活状态)凸显“美好”;在叙事中融入真情实感,体现对“美好”的理解。 ◇难点:所选事例与主题紧密贴合,避免事例与“美好”关联不紧密;避免泛泛而谈,用细节让“美好”的感受具体化、可感知。 四、《笔尖流出的故事》 ◇题型:情境命题作文(给定时间、地点、人物,如“冬日黄昏 街头 陆天和流浪狗”)、续写作文(给出故事开头,要求续写发展与结局)、创编作文(自主设定人物与情节)。 ◇重点:设计清晰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适当设置悬念或冲突;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行为、语言展现人物性格;营造符合故事氛围的环境描写。 ◇难点:情节设计合理且有吸引力,避免平铺直叙或逻辑漏洞;人物形象避免脸谱化,体现性格的真实性或独特性;平衡叙事节奏,让故事张弛有度。 课内习作 《变形记》《多彩的活动》《 让生活更美好》《笔尖流出的故事》 课外习作 记叙文写作高分通用模板 课内习作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变形记》 一、习作内容与目标 ◇内容:发挥想象,将自己变形为一种事物(动物、植物、无生命物体等),以该事物的视角观察世界,讲述经历的故事。 ◇目标: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掌握以特定视角描写事物、场景的方法;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变形后的独特体验,表达真实的情感或思考。 二、学一学习作方法 1.视角转换法:彻底代入变形后的身份,用该事物的感官(如蚂蚁的复眼、树的根系感知)观察环境,避免出现人类视角的思维和行为。 2.细节描写法:细致刻画变形后的外形、生活环境,以及经历事件时的动作、心理,增强画面感。 3.情节串联法:设计1-2个核心事件,按“变形原因-经历过程-结尾感悟”的顺序串联故事,让情节有逻辑、有起伏。 三、列一列习作提纲 1.开头:交代变形的瞬间,点明自己变成的事物及变形后的状态(外形、所处环境)。 2.中间:叙述变形后的核心经历 ◇描写所处环境的特点,展现独特视角下的世界。 ◇讲述遇到的人或事,详细写清事件的经过、自己的行动及心理变化。 3.结尾:抒发变形后的感悟(对生活的新认识、内心的情感等),或交代变回原形的过程(可选)。 四、看一看习作素材(片段) 1.变形对象:墙角的蜗牛 清晨的露珠打湿了青石板路,我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蜗牛。背着重重的螺旋形“小房子”,六条纤细的腹足贴在微凉的地面上,每挪动一下都要慢悠悠地蓄力。不远处,一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