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7734

【人教版】第四单元第8课《避险逃生的方法》教案-【核心素养目标】《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

日期:2025-11-18 科目:体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3393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目标,素养,核心,避险逃生的方法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八课《避险逃生的方法》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八年级(全) 课题 第 8 课《避险逃生的方法》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1. 引导学生认识突发灾难事件的危害,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命安全意识,契合通过健康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课标方向。2. 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灾难(如地震、踩踏、火灾、海啸)的避险与逃生方法,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落实健康行为与安全应急能力养成的课标要求。 3. 通过学习避险逃生技能,培养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互助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突发事件中沉着应对的心理素质,契合体育品德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课标理念。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的第 8 课,是“疾病预防与安全应急”主题下的重要内容。教材首先明确了突发灾难事件的定义与类型,强调培养防灾减灾意识的重要性,然后系统讲解了地震、踩踏、火灾、海啸等常见灾难的关键避险逃生技能。内容结构清晰,实践性与应用性强,旨在引导学生将安全知识内化为应急能力,为保护生命安全和促进社会公共安全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各类灾难事件有一定程度的听闻,但缺乏系统、科学的应对知识,实战经验几乎为零。他们面对突发事件容易产生恐慌,且对预警信号、应急物资储备等预防措施认识不足。他们具备一定的模仿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对实操演练兴趣浓厚。教学中需通过真实案例警示、结构化知识讲解和模拟实操训练,增强其防灾意识,提升其冷静判断和正确应对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能说出常见突发灾难事件的类型;掌握地震、踩踏、火灾、海啸的基本避险与逃生方法。2. 在模拟演练中表现出冷静、互助、遵守纪律的品格,树立生命至上、责任共担的意识。3. 理解防灾减灾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掌握地震、踩踏、火灾、海啸的避险与逃生关键技能。 教学难点 在模拟情境中冷静判断、正确执行逃生动作,并具备初步互救意识。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播放视频:播放一段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片段。2. 提出问题:“你听说过哪些灾难事件?它们带来了哪些影响?”3. 揭示课题:总结学生发言,强调学习避险逃生技能的重要性,引出课题《避险逃生的方法》。 1. 观看视频,进入情境。2. 结合自身见闻思考并简要分享。3. 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通过真实案例引发共鸣,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避险逃生知识的强烈兴趣和内在需求。 探究新知 (一)突发灾难事件有哪些 (5分钟)1. 讲解突发灾难事件的定义与分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举例说明常见类型: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暴雨、洪涝、台风、海啸、交通事故、踩踏事故、火灾和恐怖袭击等。2. 讲解自然灾害对我国的严重影响,结合知识链接介绍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危害,强调突发灾难事件的严重后果。3.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听说过的踩踏、火灾、地震、洪涝或海啸事件及其危害。(二)培养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10分钟)1. 居安思危,增强防灾减灾意识:讲解主动学习突发事件特点、掌握应对方法的重要性。知识链接:学习地震的相关知识和应对方法。2. 识别危险因素,制订避险预案:讲解在大型集会、陌生环境时要预判危险,了解应急出口,关注预警信息。组织探究思考:引导学生讨论生活环境中的可能灾难因素及针对性准备。组织探究思考:展示台风、暴雨、大风、高温预警信号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颜色预警的含义,交流其他预警信号及应对方法。3. 提高避险能力,按需储备应急物资:讲解通过体育锻炼、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