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8393

9《犟龟》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259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犟龟,教学设计
  • cover
统编版(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犟龟》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在阅读方面,能独立朗读课文并理解简单故事情节,对童话类文本兴趣浓厚,熟悉 “角色对话推动情节” 的叙事特点(如此前学过的《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但对 “人物形象深层特质”(如 “犟” 的多重含义)和 “故事寓意” 的理解仍需引导;在语言表达上,能运用简单词句描述角色特点,却难以结合文本细节(如对话、动作)支撑观点;在思维层面,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 “坚持”“梦想” 等抽象主题的认知,需借助生活实例或情境体验深化。 从学习难点来看,学生存在三方面挑战:一是易将 “犟龟的犟” 简单理解为 “固执”,忽略其 “目标明确、坚持不懈” 的积极内涵;二是梳理 “犟龟遇到的阻碍及应对态度” 时,易遗漏课文中的关键对话(如与蜘蛛、蜗牛、壁虎的交流),难以形成完整的情节脉络;三是联系生活实际谈 “坚持” 时,事例多停留在 “完成作业”“练习跳绳” 等浅层场景,缺乏对 “克服困难、坚守目标” 的深度思考。基于此,本节课需通过情境创设、文本细析、生活联结,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难点,实现 “读懂故事 — 品析形象 — 领悟寓意 — 迁移应用” 的递进。 教学设计理念 情境化教学理念:立足三年级学生 “爱想象、喜体验” 的特点,通过 “角色代入”(扮演犟龟、对话角色)、“场景还原”(用动画展示庆典盛况)、“问题情境”(“如果你是犟龟,会放弃吗”),让学生沉浸式感受故事,将抽象的 “坚持” 转化为可感知的情境体验,降低理解难度。 文本细研理念:以 “犟龟的‘犟’” 为核心线索,聚焦课文中的对话、动作描写(如 “一步一步往前爬”“我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通过 “句段品读 — 细节分析 — 观点碰撞”,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挖掘证据,理解人物形象的丰富性,避免 “贴标签式” 解读。 读写融合理念:结合童话 “情节生动、语言鲜活” 的特点,在阅读中积累 “坚定”“遗憾”“兴高采烈” 等描写心情与态度的词语,在 “续写犟龟的新旅程”“给放弃的角色写建议” 等练笔中运用语言,实现 “读得懂、说得清、写得出” 的能力闭环。 核心素养导向理念:以 “文化自信(感受童话的精神力量)”“语言运用(积累与表达)”“思维能力(分析与迁移)”“审美创造(体会童话的语言美与情感美)” 为目标,通过 “析形象、悟寓意、联生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培养 “坚守目标、勇于克服困难” 的品格。 教材分析 《犟龟》是统编版(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单元主题为 “追寻梦想,坚持到底”,与本单元其他课文(如《去年的树》传递的 “信守承诺”、《那一定会很好》体现的 “积极心态”)共同构成 “成长品质” 的育人体系。 从文本内容来看,课文以 “犟龟陶陶赴狮王婚礼” 为线索,讲述其途中遇到蜘蛛、蜗牛、壁虎、乌鸦的劝阻,却始终 “一步一步往前爬”,最终虽错过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却意外赶上狮王二十九世婚礼的故事。情节清晰,分为 “出发 — 遇阻 — 坚持 — 抵达” 四部分,每部分以 “对话” 推动情节,通过角色的态度对比(如蜘蛛的嘲笑、蜗牛的担忧 vs 犟龟的坚定)凸显人物形象。 从语言特点来看,课文语言生动鲜活:一是对话富有个性,如蜘蛛 “嘻嘻哈哈” 的语气体现轻视,犟龟 “平静地说”“我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 展现坚定;二是动作描写简洁传神,“一步一步往前爬” 反复出现,强化犟龟的 “犟”;三是情感表达细腻,如结尾 “陶陶兴高采烈地喊着”,传递出坚持后的喜悦,为理解寓意埋下伏笔。 从教学价值来看,课文不仅是培养学生 “梳理情节、品析形象” 阅读能力的载体,更能引导学生领悟 “只要坚持,终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