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第1-7题为单选,每题4分:第8-10题为多选,每题6分,共46分)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加速度、平均速度、速度变化量都是矢量 B.甲、乙发生位移分别为6m、-8m,则甲的位移大 C.汽车的加速度为,表明汽车在做减速运动 D.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2.去年第18号台风“山陀儿”已于2024年10月4日凌晨2点钟在台湾省屏东县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中央气象台于当天早晨5点钟对其停止编号。由于“山陀儿”对我国的影响趋于结束,因此,中央气象台于当天早晨6点钟解除台风黄色预警。如图所示为台风吹弯大树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叶被风吹动飞舞过程中,树叶不受重力 B.大树所受重力方向沿着树干方向向下 C.大树被风吹弯,具有弹力,说明弹力可以只有施力物体,不需要受力物体 D.风停后,掉落地面上的树枝处于静止状态,树枝对地面的弹力是由于树枝形变产生的 3.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棉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必须让长木板保持匀速运动 B.图乙中曲线就是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C.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7 D.只用图乙中数据可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4.乙同学为测量自己反应时间,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请甲同学用手捏住直尺,乙用一只手在直尺“0刻度”位置处做捏住直尺准备,在看到甲松手后,乙立刻捏住直尺,读出捏住直尺的刻度,即可算出自己反应时间。后期甲乙同学又合作设计了一种测量反应时间的“反应时间测量尺”,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同学捏住直尺处的刻度值越大,其反应时间越短 B.尺子未竖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直尺刻度20cm处对应“反应时间测量尺”示数0.2s D.直尺刻度40cm处对应“反应时间测量尺”示数0.4s 5.如图所示,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最后停在D点。已知,,从A点运动到B点,从B点运动到C点两个过程的速度变化量都为-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2.55m/s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C.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4s D.A,D两点间的距离为12.25m 6.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的作用下紧靠滑块A,且A、B均保持静止。关于A、B的受力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受到4个力,B受到3个力 B.A受到5个力,B受到4个力 C.A受到4个力,B受到5个力 D.A受到5个力,B受到5个力 7.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s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减速直线运动 B.0~4s内,甲车与乙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C.时,甲车和乙车速度相同 D.时,乙车在前,甲车在后 8.1969年在甘肃武威县雷台发掘出土了东汉铜奔马(马踏飞燕),其造型生动,宛如正在奔跑,三足腾空,一足落在飞燕上,却能稳稳地保持平衡。如图所示,现在市面上有不少仿照东汉铜奔马制作的文创作品,马蹄与飞燕连接处不固定,也具有“马踏飞燕”而不倒的效果。下列关于该文创作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铜奔马的重心位置才受到重力作用 B.铜奔马的重心在“飞燕”踏点正上方 C.铜奔马在不同省份时,受到的重力可能略有差异 D.铜奔马在不同省份时,受到的重力一定相同 9.高铁站台上,5位旅客在各自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每节车厢长为l,动车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站在2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发现1号车厢经过他所用的时间为t,动车停下时该旅客刚好在2号车厢门口(2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