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测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部分,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答卷前,请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9 年至 2024 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 28 万个,惠及居民 4800 万户、超过 1.2 亿人,共改造提升各类老化管线 36 万公里,增设停车位 387 万个,建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 7.8 万个。这反映出我国( ) A. 社会主要矛盾已解决 B. 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 C. 社会保障体系很完善 D. 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2025 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这表明( ) ①必须在发展中不断补齐民生短板 ②我国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共同富裕的目标已经变为现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当下,我们正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下过程不能实现这一目标的有( ) A.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统筹力度→防止返贫 B.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致富 C.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协调发展→同步富裕 D. 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提高农民技能→技术致富 4.汽车曾经改变世界,而他要改变汽车。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预判出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创造性地把汽车、电机、控制等技术融合成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助力国家电动汽车在新能源赛道上驰骋。这表明( ) A. 我国已进入创新强国行列 B. 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C. 我们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D. 创新是所有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5.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 5500 万人才,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 92%,义务教育全国 2895 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十四五” 时期,我国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人才 “蓄水池” 不断扩容,为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这说明( ) A. 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 B. 我国已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C. 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 发展教育是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 6.2025 年 1 月,全球首列实现工程化应用、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在山东投入使用。碳纤维一体化设计技术、碳纤维成型制造能力等方面的突破,造就了安全、节能、舒适且低成本的新一代轨道交通车辆。由此可见( ) ①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发展新质生产力前景广阔 ③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④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库布齐沙漠曾被称为 “死亡之海”,经过几代人的治沙努力,尤其是近年来,当地政府创新和完善社会化造林机制,大力引入企业和造林大户开展造林,终于使它变成了 “绿色家园”。该地治沙的成功经验有( ) 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②注重社会协同治理 ③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④充分依靠市场调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2025 年 5 月 20 日至 6 月 20 日,“十五五” 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 311.3 万条,广大网民的有关意见建议经汇总整理后将提供给中央决策参考。这一举措( ) A. 扩大了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B. 说明我国网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 是确保依法行政的有效途径 D. 是开门问策汇集民意的有效手段 9.为给广大考生营造安静的复习迎考环境,多地发布关于在中高考期间禁止噪声污染的公告。禁噪期间,九年级学生小明发现楼下烧烤店深夜还在营业,嘈杂声不断,立即拨打政务服务热线反映情况,相关部门很快到场进行处理。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