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阳一中 2025 年秋期高三年级期中考前模拟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2025 年 6 月 18 日,江苏某中学(31°N,119°E)地理学习小组在校园内开展太阳方位观测活动。图 1 为某成员绘制的当日日落时太阳位置示意图,图 2 为某成员当日记录的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其中日出时刻记录的数据由于失误被墨水覆盖。完成第 1-2 题。 1.记录表中的日出时刻为 A.5:00 B.5:04 C.5:08 D.5:12 2.从该日起之后 10 天,校园中 A.正午旗杆在教学楼上的投影先变短后变长 B.正午时刻教学楼影子逐渐变长 C.日落光线与教学楼的夹角θ先变大后变小 D.日落方位逐渐从西北转向西南 下图是青海省某光电场地形略图,该光电场采用固定仰角光伏板进行发电,采光面朝正南方向。下图中阴影处未安装光伏板,虚线内甲区域地形平坦。完成 3-4 题。 3.导致图示阴影处未安装光伏板的主导因素是( ) A.坡度 B.坡向 C.风力 D.风向 4.甲区域单位面积发电量小于图示其它区域(阴影处除外),主要是因为甲区域( ) A.海拔低,大气削弱作用强 B.地形较平坦,阳光照射效果较差 C.湿度大,易产生云雾现象 D.为避免遮光,光伏板南北间距大 海坨山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海拔约 2200m。同一山坡上甲、乙、丙、丁四处气象站记录了某日的山谷风数据(下图),该日背景风较弱,但对山谷风仍有一定影响。据此完成第 5-6 题。 5.该山坡的朝向为 A.东南 B.西北 C.西南 D.东北 6.四个气象站海拔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丙乙甲丁 D.乙丙甲丁 云海指云顶高度低于山顶的山下云。江西某山地海拔多在千米左右,四季经常出现云海景象。研究表明,山地云海的形成与当地平均气温、空气湿度以及前一天降水量密切相关。下图示意该山地各月平均云海日数统计。据此完成 7~8 题。 7.最有利于该山地云海形成的气温垂直分布式(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8.该山地 7 月云海日数明显少于 6 月的主要原因是 A 天气晴朗,逆温层厚度大 B.台风频繁,多形成大风天气 C.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气团交替,空气相对湿度小 元谋县位于金沙江下游,海拔 898-2835m,年均气温 21.9℃。科研人员在该县选取海拔和坡度相近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块测定土壤储水量、降水量及蒸发量。下图示意调查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月平均储水量、月降水量及月蒸发量变化。完成 9-10 题。 9. 该区域 8、9 月土壤月平均储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前期补给多 B. 植被覆盖多 C. 降水强度大 D. 土壤较黏重 10. 与林地相比,该区域坡耕地土壤储水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有( ) ①植物蒸腾作用小 ②水土保持作用强 ③坡面径流量较小 ④植被截留作用小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拉尼娜有“反厄尔尼诺现象”之称,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下图示意拉尼娜年(左图)和正常气候年份(右图)1 月某渔场茎柔鱼栖息地的适宜温度范围。据此完成 11~12 题。 11.导致左图虚线框所示区域海水表面温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海雾频发遮阳 B.南下寒流降温 C.海面蒸发旺盛 D.底层海水上泛 12.与拉尼娜年相比,厄尔尼诺年该渔场茎柔鱼 ①往东转移 ②往南转移 ③栖息地面积增大 ④捕获资源量减少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司 下图为天山北麓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剖面示意图。山前倾斜平原土层深厚,地下水资源丰富,是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地区,但近年来土地退化严重。完成 13-14 题。 13. 近年来山前倾斜平原土地退化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被覆盖率下降,裸露地增多 B. 地形坡度渐陡,耕作难度加大 C. 降水季节变化大,水资源不足 D. 土壤颗粒变细,风力侵蚀增强 14. 以下关于山前倾斜平原上、中、下不同部位农业开发,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