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45234

秋水(节选)同步练习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179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秋水,节选,同步,练习
  • cover
秋水(节选)同步练习 【积累与运用】 1、文学常识填空。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是继老子之后 家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战国中期的重要思想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与老子并称“ ”。《庄子》是 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 7篇, 15篇, 11篇。《庄子》中的文章富有 主义色彩,想像力非常丰富,纵横恣肆,生动活泼,机智幽默,辞藻瑰丽,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代影响很大。 2、给加点字注音。 两涘( )渚( )崖( )之间 睹( )子之难( )穷( )也 旋( )其面目 则殆( )矣 泾( )流 少( )仲尼之间 3、找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 : (2) :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泾流之大。 通 意思: (2)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通 意思: 5、下列各项中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两涘(sì)渚(dǔ)崖之间 园圃(pǔ) B、少(shǎo)仲尼之闻 泾(jìng)流之大 C、至攘(rǎng)人犬豕(shǐ)鸡豚(tún)者 D、栏厩(jiù) 衣裘(qiú)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泾流之大 B、不辩牛马 C、风吹草低见牛羊。 D、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涘:水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B、望洋向若。(望洋:望着海洋。) C、从而誉之。(誉:称赞。)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8、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B、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C、拖其衣裘。 D、以为莫己若者。 【迁移与拓展】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9、下面对“今我睹子之难穷也”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我看到您穷困潦倒。 B、现在我看到您广阔无边。 C、现在我目睹您的难以穷尽。 D、现在我亲眼看到您的窘困。 10、下面对“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②两涘渚崖之间 ③野语有之曰 ④我之谓也 ⑤少仲尼之闻 ⑥轻伯夷之义 ⑦睹子之难穷 ⑧非至于子之门 ⑨大方之家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③/④/⑦/①②⑤⑥⑧⑨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且夫:表示进一步说下去。 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时至:随着时令到来。 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行:向东流进。 D、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难穷:遇到穷困的灾难 12、从文言文句式看,下列各句中与“以为莫己若者”同类的一句是 A、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B、然面不王者,未之有也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13、本段描写了哪两种景象?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14、从这段话来看,《秋水》这篇文章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讲道理的? 15、这段话中,包含并演化出的两个成语是什么? 【欣赏与探究】 戚将军景通,字世显,定远人。世袭登州卫指挥 佥事,因功从军政掌印。部使者举孝廉,升江南运粮把总。至则祛积弊,却羡余①,比输太仓。故有鬻筹②之弊,客以告。作色曰:“景通自结发事君,壹勿欺。吾宁受簿责,毋宁自欺。”已输仓,不中计,对簿度支③,当降级,所部张千户者怀赢金三百馈之。景通笑曰:“吾以不欺受罪,顾纳赢金为欺耶 ”事白复官。戚勋以总督备倭至,欲引将军为同姓。景通谢曰:“先世故姓倪,载在勋府。即自附,玺书之谓何 ”卒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