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民办华曜宝山实验学校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测试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4分) 1.默写(2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 (2) 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小语同学打算摘录一句名言写在语文笔记本的扉页,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你打算向 她推荐所学课文《<论语>十二章》中的:“ ”一章。(2分) 3.结合语境,请给画横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词性。()(2分) 亲近自然,感动于大自然,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生生不息,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 让我们远离喧嚣的人群,到大自然中去! 千千世显丰富而深沉。走进温晴的冬天,我们感受济南人心中有了着落的幸福:漫步 秋天的北海,我们感动于史铁生在那片烂漫的菊花中领悟生命的真谛:畅游百草乐园, 我们领略叫天子(云雀)从草问直窜云宵的身影:观察雨中的荷叶红莲,我们深感母爱 的细腻伟大…凡此种种,都会让你由衷地感生命之美好。 (1)世界 (2)感受 (3)中 (4)畅游 A.名词动词动词名词 B.动词名词名词 动词 C.名词名词动词动词 D.名词动词名词动词 4.学校举办“与大先生(鲁迅)对话”活动,走访大先生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阅读推荐 他的作品,了解他生活的历史,感受穿越时空的对话。其中一项活动是《朝花夕拾》读书交 流会。 (1)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启动主持词,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与大先生(鲁迅)对话”活动已经开始。 ①《朝花夕拾》读书交流活动也将随之展开。 ②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能读懂鲁迅,走近膏迅,践行大先生的精神。 ③本次活动我们将重温课堂上学过的鲁迅先生的代表作。 ④除了读书交流,我们还将寻访先生工作和生活的足迹。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 (2)在朗诵会上,老师带领同学们重温并朗诵鲁迅作品,畅谈体会。 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对① 的怀念之情。(1分) 小A:《阿长与<山海经>》让我体会到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② 之情。(1分) 小B:《范爱农》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范爱农这位③ (人 物形象)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1分) 轮到你了:请仿照小B谈谈《藤野先生》这篇文章: 《藤野先生》让我感受到了④ 1/6 通过此次活动,大家对鲁迅先生和他作品的认识更深刻了。(3分) 第二部分阅读(46分) (一)阅读《世说新语》中关于谢安的三个语段,完成5-8小题。(17分)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曰:“揪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逼年少时,好著紫罗香量”,垂度手,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共意。乃谲与赌,得即 烧之。 【丙】 桓温伏甲设饼,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遮”,问谢曰:“当作何计?” 谢神意不变,词王曰:“晋之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 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④,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王、谢旧齐 名,于此始判优劣。 【注释】①谢遏:谢太傅之侄。②紫罗香囊:为魏晋贵族男子喜好,体现阴柔之风。③谲:欺 骗。④伏甲:埋伏士兵。同遵:惊慌。⑥洛生咏:晋时洛阳一带读书人吟诵诗文的音调。⑦趣: 同“促”,立即。 5.《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 (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课文《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篇和《》篇。(3分) 6.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通常用 来 后者通常用来 。(2分) 7.阅读文言文,我们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理解词义,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4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