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3321

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课件(共3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11-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55550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学年,哲学,必修,政治,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高中双休政策的“蝴蝶效应”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总议题】透视双休政策:如何用联系的观点解码教育变革? 01 双休政策如何影响教育“生态网”? 双休政策如何奏响改革 “协奏曲”? 02 PART.01 第一部分 双休政策如何影响教育“生态网”? 对学生的影响:提供更多的休息时间,有助于缓解学业压力,降低焦虑和抑郁风险,提升睡眠质量和身体机能。增加自主时间,促进兴趣发展,如运动和艺术,但需警惕过度沉迷电子设备。提升时间管理能力,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规划,培养终身学习习惯。 对家庭的影响:减轻家长接送孩子的压力,增加亲子时间,但也可能因学业监督引发新矛盾。教育资源差距可能加大,条件好的家庭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课外辅导,而普通家庭可能难以负担类似资源。 对学校的影响:倒逼教育革新,推动课堂改革,促进项目式学习和翻转课堂等高效模式的应用。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工作。 对社会的影响:释放大量高中生周末时间,预计每年拉动文体旅消费超800亿元,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外部世界。缓解教育内卷,传递“健康优先于竞争”的价值信号,促进教育生态的健康发展。 高中双休政策带来的影响方方面面,这蕴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 系 事物与事物之间 事物内部要素之间 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知识拓展:联系与规律的关系,联系≠规律 规律是一种联系,但只有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才是规律。 联系具有普遍性 影响学校课程的调整 更新老师的教学理念 加重家长的周末教育负担 增加培训机构的课程业务 增加学生的休息时间 增加了社会的文旅消费收入 双休不是孤立的休息,是整个社会的结构性调整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原理】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1)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 1 事物之间: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事物内部: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 2 3 整个世界: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联系的特点 为什么国家要全面实行双休政策? 社会分层逻辑的改变 学历红利正在逐渐消失 高中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在下降 客观原因 推行双休政策存在一定的客观原因,这说明联系的什么特征?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2)联系的客观性 ①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都是客观的 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人类产生前早已经存在) ②表现 (通过实践产生,有“人化”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 如:太阳与地球 如:港珠澳大桥,建筑物 注意: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原理: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在联系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 方法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原理: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联系的客观性 高中双休后直接增加了学生的周末休息时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