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4212

第16课《白杨礼赞》课件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603997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课,白杨礼赞,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一、情景导入 ———开启探寻之旅 动画导入 “同学们,1941年的西北高原上,有一种植物能在贫瘠土地中傲然生长,它就是茅盾先生极力赞美的对象,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解锁它的精神内涵。”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虹 》、《子夜》;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明确任务 解读白杨 传承白杨 本节课将通过: 初识白杨 二、初读感知 ———认识白杨真面目 生字词闯关 (kěn):开发荒地; (zǎi):支配、主导; (dài):疲乏、松懈; (jué jiàng):刚强不屈; (àn):高大、端庄; (pó suō):枝叶随风摆动的样子; (qiú):弯曲的树枝; (náo):坚韧不屈; 生字词闯关 整体朗读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标注文中反复出现的核心语句(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脉络梳理 景(高原)→物(白杨)→情(_____)→理(_____) 赞美 象征 段落层次核心内容 1-4段: 5-6段: 7-8段: 9段: 描写西北高原环境,铺垫白杨树生长背景; 刻画白杨树外形特征; 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 升华主题,赞美白杨精神。 三、研读探究 ———解读白杨密码 探究任务一:白杨树的“形”与“神” 圈画出描写白杨树外形的语句,逐句批注关键词。 探究任务一:白杨树的“形”与“神” 小组合作,交流批注内容,汇总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并讨论“这些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排比、拟人 外形特征 探究任务一:白杨树的“形”与“神” “从‘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绝不旁逸斜出’等语句中,能看出白杨树怎样的精神气质?” 探究任务一:白杨树的“形”与“神” 白杨树的极普通 生长在西北高原 (环境常见) 普通的落叶乔木 (树种常见) 探究任务一:白杨树的“形”与“神” 白杨树的不平凡 精神品质坚韧,象征民族精神(内涵特殊) 探究任务一:白杨树的“形”与“神” 形:笔直、挺立、 团结、不屈; 神:朴质、坚强、 力求上进、坚韧不拔; 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 肩负着艰苦卓绝 的抗日争。1940 年5月,茅盾离开 新疆返回内地, 受朱德同志邀请 前往延安。 探究任务二:白杨精神的深层内涵 探究任务二:白杨精神的深层内涵 再次精读课文第5-8段,尝试回答“茅盾为何选择白杨树象征民族精神?”,并从文中找出依据。 5 6 7 8 探究任务二:白杨精神的深层内涵 “茅盾为何选择白杨树象征民族精神?” “文中写楠木的作用是什么?” “白杨树的精神如何体现当时的民族需求?” 探究任务二:白杨精神的深层内涵 5 6 7 8 象征依据: “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它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探究任务二:白杨精神的深层内涵 楠木作用: 与白杨树对比,突出白杨树的平凡而伟大,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腐朽; 探究任务二:白杨精神的深层内涵 象征链条:白杨树→北方的农民→敌后的哨兵→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民族精神。 “白杨树的精神如何体现当时的民族需求?” 农 民 哨 兵 精 神 四、拓展实践 ———传承白杨精神 写作任务 《我心中的“白杨”》 请选取熟悉的事物(如竹子、梅花、松树等),运用象征手法完成片段写作,参考下方框架: 事物名称 具体特征 (可摘抄描写语句) 象征的精神品质 写作片段 (100字左右) 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