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项突破卷(三) 考查内容:古诗文与整本书阅读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古诗文阅读、(56分) (一) 咏 菊(16分)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①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②初开晓更清。 [注释]①著:附着。②金粟:黄色的花蕊。 1.《咏菊》写了 (填季节)的景色,从“ ”“ ”“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8分) 2.仔细观察以下两幅图片,回答问题。(3分) 图1中画圆圈的部分是 (用诗中的词回答),结合图2,可以想到《咏菊》中的诗句“ , ”。 3.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5分) ( ) A.这首诗用了正衬的手法,以“蕉折”“荷倾”衬托菊花“金粟初开”。 B.诗题《咏菊》中的“咏”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C.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萧条残败的深秋景象图。 D.本诗突出了菊花耐寒的特点。 (二)山 中(20分) [唐]王维 荆溪①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②无雨,空翠③湿人衣。 [注释]①荆溪:水名。②元:本来,原来。③空翠:形容山中翠色浓重,指山间青色湿润的雾气。 1.这首诗描写的是 (填季节)的景色,从诗句“ ”可以看出。(4分) 2.山路上原本是没有下雨的,人们的衣裳却湿了是因为(4分)( ) A.人们走在小溪边,被溪水打湿了衣裳。 B.人们行走在山中,山间的雾气沾湿了衣裳。 C.天空快要下雨了。 D.人们行走在山中,被露水打湿了衣裳。 3.作者在山中看到了 、 、 ,感受到 。(8分) 4.王维的诗,被苏轼称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描写的画面是(4分) ( ) (三) 楚①人学舟(20分)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⑥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 (选自《贤弈编》,有删改)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这里指船掉头。 ③椎:槌,锤。 1.文中提到两个人,分别是 和 。(4分) 2.下面的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B.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C.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D.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3.文中画“ ”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竟然成为现在危险的那个人,不就是之前侥幸的原因吗 B.然而现在的危险,难道不是之前的侥幸造成的吗 C.难道不是因为不听从老师的教诲,差点造成现在的不幸吗 D.然而现在造成的危险,不就是因为之前太过于幸福吗 4.[思维导图]根据短文内容,把楚人三个时期的经历和表现补充完整。(4分) 5.本文说明的道理是(4分) ( ) A.对自己要有信心。 B.在生活中,要乐于助人。 C.做人关键在于奉献。 D.学习或工作不能浅尝辄止。 二、整本书阅读。(44分) (一) 稻草 人(节选)(17分) 叶圣陶 ①稻草人是农人亲手做的。他的骨架子是细竹枝,肌肉和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和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是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他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人把这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日整夜站在那里了。 ②稻草人非常尽职尽责。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怠多了,牛有时躺在地上,抬起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狗有时到处乱跑,累得主人四处去寻找。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儿,像狗那样到处乱跑。他安安静静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吃稻穗的小雀。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③当然,田野里夜间的事物,只有稻草人知道得最清楚,也知道得最多。他知道露水怎么样凝在草叶上;他知道星星怎么样眨眼;他知道花草树木怎么样酣睡;他知道蝴蝶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