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燃料的燃烧 【题型1】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1 【题型2】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 4 【题型3】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6 【题型4】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9 【题型5】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0 【题型6】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12 【题型7】火灾的预防及自救措施 14 【题型8】燃烧与灭火综合题 15 【题型9】促进燃烧的方法 17 【题型10】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9 【题型11】爆炸、燃烧、缓慢氧化与自燃 22 【题型12】与爆炸和燃烧有关图标的辨认 24 【题型1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6 【题型1】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仅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燃烧起来,其原因是( ) A.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B.可燃物的温度升高了 C.可燃物的温度降低了 D.可燃物的着火点被降低了 【举一反三1】如图是我国宋代邛窑绿釉瓷省油灯及其示意图。燃烧时灯内层的水有助于减慢油的蒸发,以达到省油的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盏中的水会减少,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 B.油燃烧属于氧化反应 C.产生黑烟的原因是灯油不完全燃烧 D.省油灯的可燃物只有油 【举一反三2】根据有关燃烧和燃料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把蜡烛放在空气中,蜡烛没有燃烧,原因是 ; (2)把冷的白瓷碟子从上方移近蜡烛火焰,过一会儿,在碟子上出现了炭黑。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 元素; (3)常用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和提供充足的 都有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 【举一反三3】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 (1)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棉绳炷和_____。 (2)省油灯的原理是油燃烧时_____,上层盏内油温升高,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_____,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3)“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盏中的水在不断减少。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水分子受热分解 B.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分子间隔变大 【举一反三4】某兴趣小组利用图一装置探究O2浓度、温度等条件对物质燃烧的影响,进行了以下操作。(已知: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①点燃蜡烛后伸入广口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到蜡烛在瓶内燃烧,白磷不燃烧。 ②待蜡烛自动熄灭,装置冷却后,在t1时,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 图二是广口瓶内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图二中O t1时间内,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 (2)生石灰的作用是 。 (3)盛放在铝盒中的白磷燃烧,说明金属铝具有良好的 性。 (4)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填字母) A.可燃物燃烧氧气必须充足 B.白磷燃烧结束后广口瓶内没有O2存在 C.蜡烛燃烧需要 O2的最低浓度高于白磷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 康康同学利用下面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举一反三5】 (1)该装置的优点是 。 (2)挤压右边滴管并微加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以说明燃烧 。 (3)该实验的缺点是 。 【题型2】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 【典型例题】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将氧气通入V形玻璃管中,观察到热水中未燃烧的白磷开始剧烈燃烧。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白磷的着火点高于80℃ B.热水有隔绝空气的作用 C.燃烧通常需要氧气 D.该装置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举一反三1】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升温至 40 ℃,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