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氧气 【题型1】化合反应及其判定 11 【题型2】氧化反应及缓慢氧化 13 【题型3】氧气的物理性质及贮存 13 【题型4】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14 【题型5】自然界的氧循环 16 【题型6】氧气的化学性质 20 【题型7】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综合 21 【知识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物理性质是指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即温度为0℃和压强为101.325kPa时的情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它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升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在压强为101kPa(准确地说应为101.325kPa)时,氧气在约-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工业上使用的氧气,一般是加压贮存在钢瓶中.) 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根据氧气的溶解性和密度,来分析、推断氧气的收集方法,或者是选择收集装置等等.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氧气的物理性质,尤其是根据氧气的溶解性和密度来推断其收集的方法,或者是选择收集装置的方法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以及实验装置图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知识点2】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一、实验原理: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 二、实验仪器和药品: 集气瓶、坩埚钳、铁丝、氧气(通常由氧气瓶提供) 三、实验步骤: 1、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 2、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四、实验现象: 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放出大量的热。 3、生成黑色固体。 五、注意事项: 1、铁丝要打磨干净,除去表面的铁锈等杂质,以保证反应顺利进行。 2、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 4、集气瓶底部要预先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六、实验拓展: 1、可以探究铁丝的粗细、氧气的浓度等因素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2、比较铁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差异,理解燃烧条件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1、实验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考查:要求学生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理解反应的本质。 2、实验操作细节:例如铁丝的打磨(去除表面氧化物)、螺旋状缠绕的目的(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火柴梗的作用(引燃铁丝)、集气瓶底部放水或细沙的原因(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等。 3、实验现象的描述:能否准确描述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如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等。 4、实验误差分析:如果实验结果不理想,如燃烧不充分,分析可能导致的原因,如氧气不纯、铁丝太粗等。 5、与其他物质燃烧实验的对比:将铁在氧气中燃烧与木炭、硫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进行对比,考查反应条件、现象、产物等方面的异同。 6、实验拓展:基于该实验,引申出对铁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氧化性等知识的综合考查。 7、实验安全问题:强调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防止烫伤、避免氧气泄漏等。 8、数据分析与处理:通过给定实验数据,计算氧气的用量、生成物的质量等,考查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9、实验改进与创新:思考如何对原实验进行改进,以提高实验效果或减少环境污染。 10、探究性问题:例如探究影响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因素,如氧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