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4954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3.2 原子结构 题型专练(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11-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39593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初中,化学,人教,2024,九年级,上册
    3.2 原子结构 【题型1】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及其应用 1 【题型2】原子模型的演变 3 【题型3】原子的结构 7 【题型4】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结构示意图 13 【题型5】离子的形成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17 【题型6】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21 【题型7】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25 【题型8】原子与离子的相互转化 28 【题型9】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30 【题型1】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及其应用 【典型例题】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 B.3 C.4 D.7 【答案】B 【解析】因为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 【举一反三1】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 C.136 D.222 【答案】B 【解析】因为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故其核外电子数为86。 【举一反三2】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6 B.8 C.14 D.20 【答案】A 【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核内质子数为6,则电子数为6。 【举一反三3】下表为几种原子的构成,请结合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不同种原子间的区别有_____。 (2)结合表格数据可知,质子、中子、核外电子在数量上的关系是_____。 (3)小明同学指出“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你认为该观点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请举例说明理由_____。 (4)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_____。 【答案】(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均不同 (2)同种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但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不正确 氢原子没有中子,只含有质子和核外电子 (4)原子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质子所带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 【举一反三4】阅读下列科普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可导致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有很多,呼气试验是临床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一种方法。被检测者空腹口服一粒尿素胶囊,静坐20min后,用一次性吹气管向二氧化碳吸收剂中吹气,再将吹气完的样品交给医生做检测。 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等途径传染,其在水中也可以存活,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1)是一种放射性原子(质子数6,中子数8),的核外电子数为     。 (2)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有效措施是     。 【答案】(1)6 (2)饭前洗手、餐具消毒、不食用不洁食物等 【解析】(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是一种放射性原子(质子数6,中子数8),的核外电子数为6;(2)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等途径传染,其在水中也可以存活,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洗手、餐具消毒、不食用不洁食物,预防感染。 【题型2】原子模型的演变 【典型例题】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荷的氦核(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发现大多数的α粒子通过了金箔,极少数的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弹回。根据他的实验可知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原子是实心球体   B. 原子核体积很小 C. 原子核带正电    D. 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答案】A 【解析】大多数的α粒子通过了金箔,说明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内部有很大的空间,A 不正确,D正确;极少数的α粒子发生偏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