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6256

1.1追求智慧的学问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11-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188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哲学,必修,政治,高中,统编,追求
  • cover
1.1追求智慧的学问(AI作诗)逐字稿 【老师】同学们,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AI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诗歌创作领域也不例外。那AI诗歌能否叩问生命意义呢?今天我就来学习1.1追求智慧的学问。主要分为三部分:AI诗人的“困惑”、AI诗歌的“选择”、AI哲学的“反思”。 一、AI诗人的“困惑” 【老师】2025年有一本非常值得期待的新书,叫做《机器人如何写作》。这本书的作者特南用富有创意和机智的笔触提醒我们,可不要把技术表达的智能,错误地理解成是具备自我思考或者行动能力的存在哦。大家想一想,我们平时使用的拼写检查器和语法修正工具,这些智能工具虽然很方便,但它们的自动化可并没有赋予它们生命呀,这其实是人类长期合作的成果呢。就像书里提到的,AI可以通过算法生成诗歌,但是它却缺乏对“意义”的追问。 【老师】现在老师要给大家出一个挑战,这里有几首诗歌,大家来判断一下,哪个是AI创作的诗歌。大家先仔细读一读这些诗歌,感受一下它们的风格和情感。 【老师】好啦,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这其中一首选自土耳其诗人纳奇姆·希克梅特的《爱你》,另一首作者是日本诗人小林一茶。大家有没有发现,AI创作的诗歌形式上很工整,但是却缺乏情感共鸣。它虽然能模仿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沉郁,却没办法回答“诗歌为何而写”这个问题。 【老师】基于这个现象,老师有两个议学问题要问大家。第一个问题是,机器人能否像人类一样思考哲学问题呢?大家可以结合我们刚刚对AI诗歌的分析,想一想机器人在思考方面和人类有什么不同。 【老师】第二个问题是,哲学智慧的源头究竟是什么呢?大家先独立思考一下,等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老师】同学们,哲学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像我们今天探讨的AI诗歌,里面就蕴含着很多哲学问题。大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出错。 【老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你觉得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哲学问题吗? 【学生】(回答) 【老师】这位同学说得很有自己的想法。那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呢?可以补充一下。 【学生】(回答) 【老师】大家的观点都很有价值。我们通过对AI诗歌的分析,初步感受到了哲学思考的魅力。接下来,我们就正式走进哲学的世界,去探寻哲学的起源。 哲学的起源讲解 【老师】同学们,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它是一门热爱智慧、给人智慧的学问。 “Philosophy”这个词源自希腊,是西方学术名词的翻译。它是由“Philo”(爱)和“sophia”(智慧)组合而成的,也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意思。 在中国,“哲”这个字也和智慧有关。《尔雅》里说“哲,智也”,《说文解字》里说“哲,知也”,在古汉语中,“知”通“智”,也就是智慧的意思。马克思说过,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老师】不过这里要给大家一个提示,哲学并不等同于智慧哦。哲学本身并不是现成的智慧,而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而且哲学也不都是正确的。 【老师】那哲学智慧是怎么产生的呢?首先,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我们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哲学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了。另外,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老师】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我是谁?”“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和宇宙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宇宙是否有尽头?”等等。这些问题其实就是哲学思考的开端。 【老师】哲学开端于思考,但最终要落脚于实践。我们通过思考这些哲学问题,然后把思考的结果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哲学的价值。 【老师】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