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 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产业智能化的大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对制造业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它通过成本 节约和技术创新等效应,对制造业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生 产性服务业智能化发展迅速;中部地区在政策支持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的协同发 展正不断推进;西部地区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也在快速 发展。下图为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作用机制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生 节约劳动资本 创新服务业态 节约产业成本 制造业 降低服务价格 成本节约效应 业 业智能 加快知识传播 技术创新效应 加快信息技术流动 形成知识溢出 丰富研发合作方式 1.若某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发展以技术创新效应为主导,其制造业效率提升最可能依赖于 A.降低物流成本以扩大市场份额 B.优化能源结构以减少污染排放 C.推动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转化 D.扩大生产规模以摊薄固定成本 2.下列地区中,在现有基础上通过节约成本和技术创新,对制造业效率提升作用最明显的可 能是 A.东部发达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高原盆地地区 3.中部地区制造业效率提升主要得益于 A.生活性服务业智能化 B.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 C.劳动力成本下降 D.未来知识创新效应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高铁站带动周边发展已经成为城市规划重要的目标指向。下图为理想 高铁车站与相关城市元素交通距离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15min 可达距离 第二圈层 5~10min 第三圈层 可达距离 高铁车站 高速铁路线路 交通模式} 第一圈层 4.图示第一圈层的功能主要有 A.商贸、金融 B.居住、仓储 C.科研、行政 D.工厂、商业 5.第三圈层主要承担的城市功能是 A.促进城市布局紧凑 B.疏解城市中心人口 C.完善城市空间体系 D.实现城市交通衔接 山区乡村聚落分布格局是地域自然环境的外在反映。根据对秦巴山区(秦岭一大巴山地 区)乡村聚落点调研,依据地貌类型等自然环境要素将聚落集聚形态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下图, 粗线代表河流,圆圈大小代表聚落规模)。据此完成6一8题。 (a)团块集聚型 (⑥)带状集聚型 (⊙)自由分散型 6.结合聚落集聚形态,推测a类型聚落主要分布的地形是 A.盆地 B.高原 C.山岭 D.山谷 7.下列关于以上三种聚落集聚类型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a类型的聚落集聚程度较高,规模较大,聚落间联系不方便 B.b类型的聚落集聚程度较低,住宅沿河而建,位于农田的下方 C.c类型的聚落集聚程度最低,规模较小,不利于共享基础设施 D.三种聚落集聚类型的土地利用均以农业用地为主且聚落间联系紧密 8.为促进秦巴山区乡村振兴,可行的措施有 A.促进农村产业融合 B.推广大规模机械化 C.因地制宜发展海水养殖 D.加大坡地开垦增加耕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