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期中考试卷 参考答案 1.A【解析】地震发生于阿富汗,该地海拔较高,地壳厚度应该在17km(大陆地壳的平均厚 度)以上,而此次地震震源深度是8k,所以此次阿富汗地震震源位于地壳。故A选项正确。 2.B【解析】震区库纳尔省为山区,地势险峻,地震易导致山体松动,进而引发滑坡;若地震时 伴随降雨,还可能诱发山洪;台风生成于热带海洋,海啸由海底地震引发,二者发生的条件与 该震区条件不符。故B选项正确。 3.C【解析】江心洲是河流中心的沙洲,多位于河流宽阔处,甲位于河流出山口,并非中心位 置;江边堤是沿江河边缘修筑的挡水堤,甲处地貌形态不符合江边堤特征;洪积扇是河流出山 口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多在山麓地带,甲位于河流出山口,为洪积扇;河漫滩多位于河流下游 平原处,甲处位于峡谷。故C选项正确。 4.B【解析】当河流流出峡谷时,流速急剧下降,其挟带的泥沙会快速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 故B选项正确。 5.B【解析】在洪积扇上,颗粒物有明显的分选性:从扇顶(河流出山口)向扇缘颗粒物逐渐变 细。图中甲处的扇顶位于东侧,扇体向西展开,因此,从东向西(从扇顶向扇缘)颗粒物应逐渐 变细。故B选项正确。 6.C【解析】与传统钢铁工业相比,绿钢项目对氢能源需求量较大,因此布局更倾向于靠近绿 氢供应地区。故C选项正确 7.A【解析】推动钢铁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因素是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铁矿价格和交通运输 对其影响较小。故A选项正确。 8.C【解析】我国将钢铁行业正式纳人碳市场,主要是为了减少碳排放,主要体现的可持续发 展原则是持续性原则。故C选项正确。 9.A【解析】巫山原为古长江和古川江的分水岭,古长江切穿巫山袭夺古川江过程中起关键作 用的是河流的溯源侵蚀作用。故A选项正确。 10.C【解析】古长江袭夺古川江后,对巫山以西河段径流量的影响因信息不足而无法判断,但 会使巫山以东河段径流量增加。故C选项正确。 11.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P在地下,是地表水下渗后形成地下水并储存于地下,属于蓄水 环节。故C选项正确。 12.B【解析】森林能涵养水源、净化雨水,湿地可调蓄、净化水体;道路与房屋大多采用硬化处 理方式,不利于对雨水进行调节和净化。故B选项正确。 13.D【解析】海绵城市通过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从而减轻城市内涝,②④正确;建设海绵 城市是通过改善城市排水等方式来减轻城市内涝的,与蒸发量、降水量关系不大,①③错误。 故D选项正确。 14.C【解析】弧线SPT为晨昏线,且Q处于黑夜,则90°W位于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F.581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阿富汗当地时间8月31日23时47分发生6.0级地震,震中位于该国的贾拉拉巴德市东 北方向27km处,震源深度8km。受灾最严重的库纳尔省地处山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地 震不仅造成当地村庄房屋大面积坍塌,还引发多种次生灾害。据此完成1一2题。 1.此次阿富汗地震震源位于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此次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可能有 ①山洪②台风③海啸④滑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1示意我国某河流峡谷,峡谷两岸山地海拔在4000m以上,甲地处于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