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2390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570081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课,西汉,建立,文景之治,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七年级历史 上册·统编版2024 情境导入 屋檐上的历史密码———瓦当 这两块瓦当,反映西汉统一全国及长治久安的寓意。西汉王朝如何建立?汉初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又采取哪些措施?取得什么样的成效? “与天久长”瓦当 “汉并天下”瓦当 瓦当是古代建筑中屋顶每行瓦最前端的挡片,起到遮挡和装饰作用。 学习目标 2022年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得社会残破发展道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1.通过对比项羽和刘邦在楚汉之争中的措施,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培养以史为鉴的现实思考。(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通过识读 “汉并天下” 瓦当、《汉书》史料等图文信息,分析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与内容,梳理西汉从建国到 “文景之治” 的时空发展脉络。(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3.对比秦朝与汉初治国政策,认识关注民生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理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的历史逻辑。(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重点 难点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三、“文景之治” 目录 Contents 学习目标 探究新知 楚汉之争 与西汉建立 壹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1.楚汉之争 刘邦 出身江苏沛县,家境贫寒;成年后曾任沛县泗水亭亭长。 项羽 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年少勇武轻狂,后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 楚 汉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楚汉之争 Q【跨科学.语文】诗句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楚汉之争最后阶段,项羽的军队被围困于垓下,陷入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境地。项羽带领精锐骑兵突围来到乌江畔,最终自刎而亡。 西楚霸王项羽 汉王刘邦 鸿门宴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垓下之战 霸王别姬 乌江自刎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材料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统军作战,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我重用他们,这就是我得胜的原因。 材料二:《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居数日,项羽引兵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火三月不灭。 ①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大得人心;重视人才,善于用人。(身边有一批谋士良将,如萧何、张良、韩信。) ②项羽:放纵部下滥杀无辜,不得民心;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不采纳范增的意见。)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Q归纳楚汉之争中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有哪些?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1.楚汉之争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变化 身份 战争目的 战争性质 秦亡前 秦亡后 农民起义军的领袖 推翻暴秦 农民起义战争 新的封建统治者 争夺国家政治权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Q【合作探究】楚汉之争时项羽和刘邦之间进行的战争还是农民战争吗 发生了什么变化? 1.楚汉之争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2.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年 刘邦(汉高祖) 长安 西汉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西汉的都城长安在西边,故称西汉;东汉的都城洛阳在东边,故称东汉。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贰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Q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1.背景 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Q假如你是汉高祖刘邦,你认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你会采取什么政策? 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休养生息政策 汉兴……民失作业(农业生产)而大饥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