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2913

山西省太原市某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半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4113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西省,半月,答案,试题,物理,11月
    高三年级半月考试题(物理) 测试时长: 70 分钟 总分: 100 分 一、选择题(1-7为单选,每题4分.8-10为多选,每题6分)共计46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电荷类似于力学中的质点,也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B.氢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静电力小于二者之间的万有引力 C.类比在库仑定律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类比也是严格的推理,不需要实践的检验 D.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电荷量为1C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1m时,相互作用力是 2.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甲的图线是抛物线,乙的图线是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甲车一直在乙车的前面 C.甲的加速度不断增大 D.的中间某时刻,甲乙两车速度相等 3.如图所示的空腔导体,W为壳壁,C为空腔,其在电场中已达到静电平衡状态,则(  ) A.壳壁W内的电场强度水平向左 B.壳壁W的内表面有净电荷 C.壳壁W与空腔C内的电场强度均为0 D.导体左侧外表面的电势比右侧外表面的高 4.如图,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定滑轮装置将质量为的重物送入井中。当重物以的加速度加速下落时,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绳子与定滑轮间的摩擦,则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 A.200N B.920N C.320N D.280N 5.如图所示,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小球b从距地面h处由静止释放,a、b的质量相等,两球恰在0.5h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运动过程中( ) A.小球a超重,小球b失重 B.相遇时两球速度差的大小为 C.从开始到相遇重力对a、b的冲量不相同 D.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a做功功率等于重力对球b做功功率 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半径OA水平、OB竖直。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滑块自A的正上方P点由静止下落,从A点内侧进入轨道后,恰好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B。若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不计空气阻力,则滑块下落点P到A的高度h为( ) A. B.2R C. D.3R 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物体。物体在A处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手托住物体使它从A处缓慢下降,到达B处时,手和物体自然分开。此过程中,手的支持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绝对值为W。不考虑空气阻力。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物体重力势能减小量一定等于W B.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一定小于W C.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量为W D.不施加手的作用,将物体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物体到达B处时的动能为W 8.如图所示,物块a、b和c的质量相同,a和b、b和c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S1和S2相连,通过系在a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O;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绳剪断,将物块a的加速度记为a1,S1和S2相对原长的伸长分别为△l1和△l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剪断瞬间 A.a1=3g B.a1=0 C.△l1=2△l2 D.△l1=△l2 9.“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受灾地区前,向受灾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通知目标区域从而实现预警.科研机构对波的特性展开研究,如图甲所示为研究过程中简谐波t=0时刻的波形图,M是此波上的一个质点,平衡位置处于4 m处,图乙为质点M的振动图像,则 ( ) A.该列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该列波的传播速度为4 m/s C.质点M在7 s内通过的路程为280 cm D.质点M 在2 s内沿x轴运动了8 m 10.一硬质小球从空中落到松软地面上,小球与地面作用过程中,地面对小球作用力随下降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图线弯曲部分和横轴围成的面积与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重力势能不断减小 B.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小 C.小球的质量约为0.04kg D.小球接触地面时的速度约为 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