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D C C A B A B B B D D B A 解答题,每题10分,共2大题 16.(1)101011 2分 (2)51 2分 (3)11101101 2分 (4)16B 2分 (5)128 2分 17.(1)量化 编码 4 分 (2)矢量图形 2分 (3)C 2分 (4)2.25(2~3都给对) 2分诸暨中学暨阳分校 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技术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为 2 部分,共 7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行政班、教学班)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 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如果选择题要填答题卡,请说明。如没有则 不用说明)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相应区域内, 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2025.11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 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数据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骨文刻字”中的“文字符号”是数据 B.人们的社交互动、出行轨迹等日常行为都会产生数据 C.一种信息只能依附于一个载体 D.信息是可以加工处理的 2.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单纯的数据没有意义 B.一条天气预报信息只能通过手机这一种载体传播 C.过期的信息没有任何价值 D.数据是信息经过存储、分析及解释后所产生的意义 3.下列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数据自古就有,而信息是在计算机诞生后才有的 B.数据就是数字 C.考古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的文化,说明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D.“仁者见仁”说明人们接收同样的信息后,所构建的知识是有区别的 某省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包含作品展示、专家点评、线上投票等环节。 活动通过官方公众号、电视新闻、线下展板等渠道同步推广,观众可现场参观或线 上预约观看直播。 4.阅读上述材料,下列关于该活动中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活动内容的数据在不同的媒介上表现形式相同 B.活动内容中图像和文本的数字化方法是完全一致的 C.活动内容通过多种媒介传播有助于信息的共享 D.活动信息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5.移动支付已成为主流消费方式,人们在餐厅、商场、加油站等场景消费时, 可通过扫码支付完成交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支付二维码是信息的一种编码表现形式 B.付款码在手机里也是以二进制形式进行存储的 C.人们在使用付款码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数据 D.每次出示付款码都需要重新获取,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 6.下列关于信息的编码说法正确的是( ) A.音量高低的变化不会影响音频的存储容量 B.条形码的功能比二维码更强大 C.将矢量图放大后会失真 D.十进制不能用于信息编码,只有二进制才能用于信息编码 7.某品牌奶茶店需管理 35 个货架。若使用二进制对这些货架进行编码,则所 需的二进制位数最少是( ) A.5 B.6 C.7 D.8 8.下列关于数制与编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位二进制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 8 B.二进制数 11011010 转换成十进制数是偶数 C.同一段音频分别以 WAV和 MP3格式存储,文件容量可能不同 D.某声音的量化取值范围是 0-7,其量化位数至少为 3bit 9.一本《西游记》书籍大约有 75 万个字,按 GB2312 标准进行编码(每个汉 字占 2 字节)后,需要的存储空间约为( ) A.0.72MB B.1.44MB C.5.76MB D.11.52MB 10.录制一段采样频率为 44.1kHz、量化位数为 16 位的双声道立体环绕的 30 秒 Wave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