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芜区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六年级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2.本试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3.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策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 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80周年之际,学校开展“缅怀先烈,开创未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重温先烈事迹】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一3小题。 ①硝烟散尽,倶脑海中的画面依旧鲜活。我们仿佛又看见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连长为掩 护大部队转移,单枪匹马向反方向疾驰,将敌人引进口袋阵,揪住敌人撕打②那是何等惨 烈的围歼,他用生命践行了以身许国的誓言。 在历史长河中,每个个体都是沧海一粟。③但英雄选择让微光化作火炬,照亮后来者的路。 他们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不是生命的长度,而是灵魂的重量。 如今,我们势不可当地告慰英烈:这锦绣山河,如您所愿。我们定会珍惜当下、憧憬并开 创未来,④我们将以查斗抒发你们未意的诗篇。 1.文段中加点词的读音和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疾驰 B,揪住 C.围歼(qian) D.憧憬(chng) 2.语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千钧一发 B.沧海一粟 C.迥然不同 D.势不可当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① B.② C.③ D.④ 【活动二:致敬先烈精神】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5小题。 六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你们的名字,或许已沉淀于历史长河;你们的故事,或许已简化为书页间的几行文字。但 你们所化作的精神,却从未远离。你们的箱神,像火种。点燃了希望;你们的精 神, ;你们的精神, 4.请仿照语段中画线句子补写句子。(4分) 你们的精神, 你们的精神, 5.仿照示例,为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三种形式(3分) 示例:英雄故事分享会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11题。(21分) 【甲】 曹冲称象 邓哀王冲字仓舒。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 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 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乙】 司马光破瓮 光幼时,与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瓮破水迸儿得活。 其时不过垂髫,然临危不乱,智勇毕现。寻常童子遇此,必惊慌啼号,唯光神色自若,思解救 之法于瞬息之间。 6.下列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孙权曾致巨象”中“致”是送达的意思。 B.“则校可知矣”中“校”是比较的意思。 C.“太祖大悦中“悦”是高兴的意思。 D.“智勇毕现”中“毕”是完全、全部的意思。 7.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若成人之智中的“之”是“的的意思。 B.“太祖欲知其斤重”中的“太祖”指的是曹操,“太祖”是他的谥号。 C.“称物以载之”中“以”在这里可以解释为“来”。 D.“思解救之法于瞬息之间中“于”是“在的意思。 六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C.一称物以我之”中“以在这里可以解释为“来”。 “田配敞之法千概白之问?h工?月木h卉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