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3835

山东省潍坊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诊断监测期中统考地理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12605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东省,统考,答案,图片,试卷,地理
  • cover
试卷类型:A 高三阶段性诊断监测 地理试题 2025.11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简仪是元代郭守敬为简化浑天仪而造的仪器,直距上端指向北极星附近,赤道环平 行于赤道平面固定,可结合界衡指向确定天体的赤经。图1示意北京(40°N)安置的 简仪。据此完成1~2题。 直距 四游环 赤道环 界衡 图1 1.图中赤道环平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5° B.40° C.50° D.66.5° 2.某研学小组于2025年10月27日(农历九月初七)通过该简仪测量了太阳、月球间 的赤经差,其观测时间可能为 A.7时 B.10时 C.17时 D.19时 高三地理第1页(共8页) 2025年秋季,由于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冷气团虽活跃但势力偏弱,无法彻底击 溃暖气团,最终导致华北地区形成持续时间长的“烂秋雨”现象。据此完成3~4题。 3.推测2025年秋季影响华北地区的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同期 A.位置偏北、强度偏弱 B.位置偏北、强度偏强 C.位置偏南、强度偏弱 D.位置偏南、强度偏强 4.“烂秋雨”的形成原因是 A.冷气团快速南下,推动锋面向南方移动 B.冷暖气团温差小,锋面坡度大,降雨多 C.冷气团势力较弱,持续提供足够水汽量 D.锋面移动较缓慢,暖气团持续抬升致雨 某网友在赤道附近的科隆岛上空拍摄到“一岛一云”景观(图2),白云仅在岛屿 上空有分布。据此完成5~6题。 图2 5.白云仅在岛屿上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岛屿 A.海拔高、气流抬升强 B.湿度大,水汽易凝结 C.风力小,水汽输送少 D.气温高,上升气流强 6.该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背景风弱的清晨 B.背景风弱的午后 C.背景风强的清晨 D.背景风强的午后 高三地理第2页(共8页) 天宝陂位于福建省福清市龙江入海口附近,是唐代修建的水利工程,由拦河坝、排 沙闸和引水口组成,至今仍在使用。拦河坝呈拱形,与河道斜交。图3示意天宝陂工程 组成。据此完成7~9题。 干渠 天宝陂拦河坝 江心洲 引水口 排沙闸一 龙 江 050150mA 图3 7.天宝陂拦河坝呈拱形,与河道斜交的主要目的是 A.利于坝体稳定 B.加快泄洪速度 C.降低建设成本 D.提高观赏价值 8.下列月份中,最可能开启排沙闸的时间是 A.3月 B.6月 C.10月 D.12月 9.引水口位于龙江右岸的主要原因是 A.保证枯水期供水量 B.建设难度小 C.减少洪水期的破坏 D.水流速度快 1986年8月28日,强台风“维娜”穿过长白山南部,山地针叶林大面积遭到严重 破坏,形成了大量的风倒区。林木风倒改变了风倒区的环境条件,影响了该地生态系统 的植被演替进程。数十年过去,该区域的植被恢复状况差异显著,部分地区针叶林恢复 状况较好,但部分地区则以草本层小叶章为主导优势种。据此完成10~11题。 10.与破坏前相比,风倒区内林下植被快速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11.风倒区内草本小叶章成为主导优势种的区域可能位于 ①海拔较低的区域 ②水热条件较好的区域 ③海拔较高的区域 ④水热条件较差的区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三地理第3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