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4084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项评估卷 (三)(含答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3267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5-2026,专项,评估,复习,学年,期末
  • cover
2025-2026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项评估卷 (三) 考查内容:课文内容与积累运用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阅读课内古诗,完成练习。(22分) 暮 江 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这首诗按 顺序,描写了从黄昏到夜晚这段时间江边的景色变化,表达了诗人 之情。(6分) 2.借助插图理解、品味诗句。(12分) (1)下列对于“铺”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 A.写出了残阳几乎是贴着水面照射过来的景象。 B.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 C.写出了霞光非常强烈,把江水映得通红的景象。 D.给人亲切、安闲的感觉。 (2)“瑟瑟”的意思是 。朗读诗句时,“瑟瑟”“红”都应读得 (短促 悠长),体会江面 的丰富和变化,读出 之情。(8分)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4分) (1)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夕照图,表现了色彩美。( ) (2)诗的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展现了一幅月夜图。( ) 二、阅读课外古诗,完成练习。(12分)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链接教材]本诗与《夏日绝句》对项羽的评价褒贬不一,《夏日绝句》赞扬的是项羽具有 ,而本诗则借助项羽的事例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 。(4分) 2.对比本诗与《夏日绝句》,两位诗人对项羽乌江自刎分别持有怎样的态度 各用一个词表述。(4分) 杜牧 李清照 3.下列句子中,与《题乌江亭》表达的主题相似的一项是(4分)( ) A.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B.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练习。(26分) 刑天①舞干戚 刑天与帝②争神,帝断③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④以舞。 (选自《山海经》,有删改) [注释]①刑天: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名。②帝:指黄帝。③断:砍断。④干戚:盾牌与大斧。 “操干戚以舞”中“操”的意思是(4分) ( ) A.品行 B.手持,拿着 C.担任,从事 D.体操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葬/之常羊之山 B.葬之/常羊之山 C.葬之常/羊之山 D.葬之常羊/之山 3.请你根据文言文内容,简要复述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6分) 4.发挥想象,解释“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6分) 5.晋代诗人陶渊明曾在《读山海经》(其十)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你认为《精卫填海》和《刑天舞干戚》都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6分) 篇目 精神 《精卫填海》 《刑天舞干戚》 四、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15分) 燧人氏钻木取火 ①很久很久以前,人们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到了黑夜,四处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人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经常生病,寿命也很短。燧人氏看了心情非常沉重。 ②燧人氏踏上了追寻火种的道路。他翻过一座座高山,涉过一条条大河,穿过一片片森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一个叫“燧明”的小国。这个国家很奇特,没有四季更迭,没有白天黑夜的区别,只有一片黑暗。这个小国最神奇的是国中有一棵火树,名叫“燧木”。这棵火树大极了,枝干向四周伸展,覆盖了整个国家。它没有树皮,没有树叶,只有树干,看起来光秃秃的。但树上住了一些大鸟,它们的喙坚硬如铁,日夜不停地啄击树干,在每一次啄击中,树干都发出耀眼的光芒。燧明国里的人都到此处寻取火种,取暖做饭,燃灯照明,生活很是惬意。 ③燧人氏看到这一情景,灵光一闪,满怀期待地折了一些燧木的树枝。他用小 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可让人想不通的是,火却始终着不起来。燧人氏不灰心,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于是,他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