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地理上册新人教版第3.3节《海陆的变迁》课时练习题 一、单选题 冰岛境内火山、冰川众多,被称为“冰与火之国”。下图为冰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及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关于冰岛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圈穿过 B.位于中纬度地区 C.位于北温带 D.全部位于东半球 2.冰岛火山、地震多发,主要因为( ) 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C.地处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地处美洲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3.为了防止火山、地震造成较大危害,冰岛可以( ) A.多建设高楼大厦 B.填埋所有的火山 C.全部移民到外国 D.多加强逃生演练 同学们利用盛水的盆、六块海绵纸、吸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左图),实验中发现,将吸管插入水中朝盆底吹气时,海绵纸出现移动,大量气泡出现在海绵纸交界处。完成下面小题。 4.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A.地球表层是整体一块 B.板块是固定不动的 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 D.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5.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在缅甸实皆省发生7.9级地震(右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缅甸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6.据图推测,几千万年后可能出现( ) A.地中海变小,红海变大 B.地中海变大,红海变小 C.地中海和红海同时变大 D.地中海和红海同时变小 海洋蓝洞是海底缓慢溶蚀与坍塌形成的巨大“深洞”,从海面上看呈现出与周边水域不同的深蓝色。伯利兹蓝洞是世界上最大的蓝洞。科学研究发现,伯利兹蓝洞水下的石灰岩地貌是裸露在地表时形成的。下图示意伯利兹蓝洞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伯利兹蓝洞水下的石灰岩地貌说明( ) A.这里一直是海洋 B.这里是人类活动留下的深坑 C.这里曾经是陆地 D.这里是海水长期侵蚀形成的 8.能够反映伯利兹蓝洞水下石灰岩地貌形成的观点是( ) A.板块构造 B.海陆变迁 C.大陆漂移 D.地球公转 9.下列现象和伯利兹蓝洞的形成原理类似的有( ) ①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②河口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③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古森林遗迹④鄱阳湖水位下降露出湖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下图为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据图可知( )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B.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C.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D.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④两大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B.E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北冰洋 C.甲是半岛,乙是岛屿 D.②大洲东临H大西洋,西临F太平洋 12.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的原因是,红海处在( ) A.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 C.印度洋板块不断对挤压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不断地挤压印度洋板块 读“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喜马拉雅山位置”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A.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隆起上升 B.这些海洋生物曾生活在陆地上 C.游客把海洋生物化石带到山上 D.这里地壳比较稳定,以前不可能是海洋 1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是固定不动的 B.地球表面由整体的一个板块构成 C.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D.世界火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