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2课《阿拉伯帝国》课时练习题作业 一、选择题 1.2020年10月,法国历史教师帕蒂在课堂上谈论“先知穆罕默德”形象并向学生展示穆罕默德的漫画,引发某宗教派别部分人十强烈不满。材料中的“某宗教派别”应为(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印度教 2.“《一千零一夜》中人物数量众多,各有特点。但无一例外的是,所有正面人物都具有‘顺从’之美。”据此可知 A.阿拉伯人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B.《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C.阿拉伯文化吸收了大量外来文化 D.阿拉伯文明深深打上了伊斯兰教的烙印 3.以下是某同学在学习历史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卡片上的史实可以印证的观点是( ) 阿拉伯医学、哲学等领域的许多著作传向欧洲 印度的0—9数字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B.阿拉伯人不断对外扩张 C.阿拉伯人热衷于维护世界和平 D.阿拉伯帝国的疆域辽阔 4.他是当今世界主流宗教的创始人之一,“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他应受人们的尊重与敬仰”。以下不属于“他”的事迹的是( ) A.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B.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C.迁居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 D.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 5.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661———750年)统治者积极鼓励非阿拉伯各族人民改信伊斯兰教,并许诺他们享受阿拉伯穆斯林的同等待遇;还规定凡官方文件、宗教用语、教育一律使用阿拉伯语。这些政策旨在( ) A.融合东西方文明成果 B.建立政教合一体制 C.提高非阿拉伯裔人的地位 D.扩大帝国统治基础 6.《精巧机械装置的知识之书》中记载着阿拉伯的一种水力自动计时的时钟(如下图所示),该时钟造型的龙代表中国,大象让人想到印度和非洲,不死鸟让人想到埃及,水利装置则不禁让人想到古希腊。这反映了阿拉伯( ) A.文化具有包容性 B.帝国疆域范围辽阔 C.商路繁荣辐射远 D.科学技术成就领先 7.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从公元8世纪开始先后传入阿拉伯,再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 A.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B.创造灿烂的文学成就 C.创造辉煌的医学成就 D.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 8.《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大多来源于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些故事广为流传,还对日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创作有一定的影响。这反映出阿拉伯( ) A.推动了伊斯兰教向世界传播 B.是印度佛教诞生的源头 C.成为基督教文明的中心区域 D.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 9.托尔斯泰说:“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下列事件中与穆罕默德有关的是( )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622年在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③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④攻克埃及,横扫北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伊斯兰历”即伊斯兰教的历法,为世界穆斯林所通用。这种历法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是为了纪念穆罕默德在这一年( ) A.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雏形 B.使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C.使各部落承认了他的统治地位 D.基本上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11.9世纪初,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鼓励并组织对希腊古典哲学的大规模翻译活动。柏拉图、托勒密、盖伦、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可见,阿拉伯帝国( ) A.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 B.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积极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D.奉行较为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