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语文情境课堂课件 目 录 壹 贰 叁 读前:点亮整本书阅读 读中:读书方法指导与重点内容梳理 读后:整本书专题探究 1.了解《红岩》作者、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感受作品魅力。 2.剖析书中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深刻领会革命者所展现出的坚定理想信念、高尚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重点 视频:《烈火中永生》电影片段 时长:6分18秒 罗广斌(1924—1967) 重庆忠县人。1948年9月,因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先后囚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之夜,策反看守杨钦典,带领难友集体越狱成功。是《红岩》小说主创人之一。 作者简介 杨益言(1925—2017) 四川武胜县人。1940年在同济大学读书,后因在上海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948年8月被捕,囚禁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重庆解放前夕被营救出狱。出狱后根据其亲身经历参与创作《红岩》一书。 时代背景 1948-1949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美国支持下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至1948年,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崩溃、物价飞涨,特务机构“中美合作所”在重庆设立渣滓洞、白公馆等监狱,大肆逮捕、迫害共产党人及进步群众,制造白色恐怖。 标题理解 小说的标题“红岩”,取自重庆的一个地名———红岩村。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是革命力量的重要据点。小说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也在这附近,以“红岩”为题,暗示了故事发生的特定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也体现了革命力量与反动势力在重庆地区的激烈斗争。 红色是革命的颜色,代表着热血、激情、理想和信念,象征着革命者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仰。岩石是非常坚硬的物质,具有坚韧不拔、不可摧毁的特性。小说中的革命者们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屈不挠,就像岩石一样,无论敌人如何折磨,都无法动摇他们的意志。 全书共三十章 以解放前夕“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敌我斗争为主线。 小说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革命者的狱中斗争,除“狱中联欢”外,还写了狱中绝食斗争的胜利、为龙光华烈士举行追悼会、江雪琴的从容就义、许云峰在地牢里同徐鹏飞的交锋以及最后的武装越狱斗争等。 交错地展开了地下党领导的城市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集中描写了革命斗士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和为迎接解放而进行的最后决战。 作品简介 真实地展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 成功地塑造了以许云峰、江姐、余新江、齐晓轩、刘思扬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 热情讴歌了他们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斗志。 主题思想 1.注重挖掘和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作者善于通过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作,传神地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 2.不断变换描写的角度,展现人物形象的丰富多彩。 3.通过情节的突然转折,集中鲜明地凸显人物的精神风貌。 4.作品背景广阔,人物众多,斗争错综复杂,但全书章法井然,结构严谨而富有变化。 艺术特色 章节内容概括 《红岩》 第一至五章 地下斗争激烈 第六至十章 甫志高叛变 第十一至十五章 渣滓洞集中营 第十六至十八章 新年大联欢与敌人的阴谋 第十九至二十一章 中美合作所白公馆 第二十二至二十四章 白公馆的斗争 第二十五至三十章 迎接黎明 《红岩》 第一至五章 地下斗争激烈 第六至十章 甫志高叛变 第十一至十五章 渣滓洞集中营 第十六至十八章 新年大联欢与敌人的阴谋 建立沙坪书店 江姐到华蓥山根据地 李敬原领导《挺进报》 甫志高被捕叛变 李敬原脱险 许云峰、成岗等同志被捕 刘思扬等人被捕 许云峰被囚渣滓洞 龙光华护水牺牲 江姐受刑不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