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9018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17609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
    高度(米) 4000 500百帕 等压面 3000 2000 1000 B 0 777777777 海洋 陆地 图1河南省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上期期中试卷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B B D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C B D D C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A D B A D D A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C A C B 36.(1)(6分)B>A;绘图如下所示: (2)(6分)晚上;近地面B处(陆地)的气压值大于A处(海洋),所以B处(陆地)大气是垂直下沉,B处(陆地)的气温低于A处(海洋)。 (3)(6分)屋前石质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区;屋后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区。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 37.(1)(2分)蒸发 水汽输送(1点1分) (2)(2分)运用透水砖的透水功能,增加下渗量,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防滑,方便市民安全出行。(二选一得满分) (3)(8分)森林有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功能,可增加下渗量和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从而减少旱涝灾害。 试卷第10页,共11页河南省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上期期中试卷 高一 地理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嫦娥六号是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的关键任务,于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成功发射,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开展的最复杂的深空探测任务。据此完成1~2小题。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嫦娥六号在文昌基地等待发射时 B.嫦娥六号刚发射在地球大气层内穿梭时 C.嫦娥六号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时 D.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进行采样工作 2.下列选项中,嫦娥六号所属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023年10月8日至10月末,流星雨出现峰值,流星雨的母体可能为小行星。一颗颗来自太空的“礼物”为地球送来秋日“甜蜜连击”。注:火星的质量为0.11,体积为0.15(质量和体积都以地球为1个单位),完成3~4小题。 3.这些“礼物”最可能来自( ) A.木星与火星之间 B.土星与木星之间 C.火星与地球之间 D.水星与金星之间 4.流星雨陨落物可以降落到火星表面,但大多数不会降落到地球表面,原因在于( ) A.地球大气层稀薄 B.地球大气的保护作用 C.火星的质量较地球大 D.火星距小行星带更近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可见光属于短波辐射,约占太阳辐射能量的50%,主要来自光球层。读图,完成5~7小题。 5.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 ) A.紫外光区 B.可见光区 C.红外光区 D.无法判定 6.太阳辐射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地震、火山喷发的主要能量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 ) A.海南岛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读图“岩层与化石示意图”,完成8~9小题。 8.ABCD岩层中最老的是( ) A.A B.B C.C D.D 9.若地点1的C岩层含有煤炭,则C地层形成时期,当地的古地理环境为( ) A.温暖湿润的海洋环境 B.温暖湿润的陆地环境 C.寒冷干燥的海洋环境 D.寒冷干燥的陆地环境 地震预警是地震台站根据监测到的地震波的初期信息,快速估算地震参数并预测地震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将预警信息发送给手机用户。四川某网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