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生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万物共生,和美永续”。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以下属于生物的是 A.智能机器人 B:熊猫玩偶 C.恐龙化石 D.七星瓢虫 2.中华古诗词中有许多诗句蕴含着生命现象,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句是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满寒能几许,春雨满池塘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3.牵牛花又称“勤娘子”,通常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能排出身体里的废物 B.能进行呼吸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生长和繁殖 4.海洋中的鲸鱼偶尔会从“头顶”喷出一股水,有的还喷出了彩虹;格外壮观,鲸鱼的这种表现体现了生物的什么特征 A.需要营养 B.能进行呼吸 C.生长和繁殖 D.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蜜蜂和苹果树的共同特点是 A.都能运动 B.都能从外界获得氧气进行呼吸 C.都不能繁殖 D.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6.蝴蝶和蜻蜓是两种不同的昆虫,要弄清楚这两者之间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上有哪些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同时积极思考 B.只用肉眼观察,不能借助任何观察工具 C.要实事求是,全面、仔细观察,无需与他人交流 D.观察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好恶进行记录 7.CCTV-1团队用红外相机和动物们来了一场不被打扰的相逢,用拍摄到的野生动物的珍贵视频素材,制作出了一部电视纪录片———《秘境之眼》,片中记录下了多种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比较法 8.同学们发现学校附近的小河水质越来越好,白鹭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由此推测水质会影响白鹭的分布,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订计划 D.得出结论 9.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以下是小明观察校园生物时提出的问题,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①含羞草什么环境中叶片会合拢 ②校园中哪种植物最具观赏性 ③麻雀的哪些身体结构适于飞行 ④蜻蜓在下雨前为什么会低飞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0.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你的实验数据和别人不一样时,合理的做法是 A.修改实验数据 B.不管别人的数据,我的就是对的 C.否定自己的数据 D.分析原因,找出问题,重做实验 11.以下不属于归纳推理的是 A.科学家根据多名志愿者喝下混有大量幽门螺杆菌培养液后的化验结果,得出“幽门螺杆菌能导致胃病”的结论 B.在对鲫鱼、草鱼、鲤鱼等鱼的分析基础上总结出鱼的基本特征 C.狗、兔、鸡等动物都是白天活动、夜间休息,它们都是昼行性动物 D.夜行性动物通常昼伏夜出,猫头鹰在夜间才出来活动,因此它是夜行性动物 12.某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你认为实验设计不妥之处是 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mL 23℃ 30个 24 只 B组 蒸馏水 500mL 10℃ 30个 9只 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水量过多 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 1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来研究某种疫苗对于预防某种病毒感染的有效性。如图为该实验的某些关键步骤,其中需要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进行的是 A. a、b B. b、c C. c、d D. a、d 14.为了探究土壤质地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某小组同学栽培了4棵番茄植株并开展了栽培实践活动。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用不同的土壤栽培植株 B.按番茄习性定期浇水 C.观察即可,无需记录 D.得出结论并展示交流 15.将数学不等式“9>6”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是 A. 6<9 B. 9<6 C. 6>9 D. 9>6 16.以下关于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前后相符的是 A.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 B.物镜和目镜———反射光线 C.反光镜———放大物像 D.转换器———转换不同倍数目镜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