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9818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五四学制)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2830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东省,学期,试题,历史,期中,11月
  • cover
六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 历史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8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题前,请将姓 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 共15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 符合题目要求。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涂在答题 纸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 古地磁法通过测量岩石或矿物中的剩余磁性来推断岩石的形成年代。考古学家运用 这一方法对我国西南地区某古人类遗址的地层进行了年代测定,结果显示该古人类 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属于旧石器时期的早期人类。据此判断,“该古人类”是 (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2. 2022年在湖北发现的生活在距今约80-110万年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直立人在中国 乃至东亚地区起源与发展的重要证据。这一发现( ) A. 是我国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化石 B. 呈现了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水平 C. 反映了古人类已能制作打制石器 D. 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演化史 3. 下表所列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我国远古时期( ) 遗址名称 时间 遗存 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 距今11000-9000年 炭化人工栽培粟和黍 北京平谷上宅遗址 距今11000-8500年 炭化的稻米、稻壳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 距今7500-3000年 陶片上稻、粟、豆荚等印痕 A. 早期人类起源 B. 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C. 陶器制作水平 D. 部落联盟的关系 4. 以磨制石器与彩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命名的第一个考古学文 化,也是中国第一个被科学认识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的出现推翻了中国无石器时 代文化的结论。以下属于仰韶文化的遗址是( ) A. 河姆渡遗址 B. 半坡遗址 C. 二里头遗址 D. 陶寺遗址 5. 距今约4300-4000年的陶寺都城遗址,城内出土的文物有陶器、玉器、骨器、铜器 等,发现了宫殿区、仓储区、祭祀区等重要遗迹。城内外还发掘了1300余座墓葬, 且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化。这可以印证当时( ) A. 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B. 长江流域进入了文明社会 C. 分封制开始瓦解 D.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 6.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 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 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 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 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 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六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7. 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如图年代尺中“?”处的历史事件是( ) A. 牧野之战 B. 西周灭亡 C. 平王东迁 D. 盘庚迁殷 8. 春秋时期齐先后灭了三十余国,成为东方大国。楚先后灭四十余国,成为南方大国。 晋先后灭二十余国,征服四十余国,成为中原大国。秦并十余国,成为西方大国。 由此可见争霸战争( ) A. 促进了民族交融 B. 加速了西周灭亡 C. 阻碍了社会发展 D. 实现了局部统一 9.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出产的良种犬马,南方出产的象牙,东方出产的盐,西方出产 的特种皮革,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见到。材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 手工生产进步 B. 民族交融加强 C. 思想文化繁荣 D. 商业贸易活跃 10. 商鞅变法时期,军功是秦人获得政治权利的主要途径,国君的宗族没有军功也不 能享受世袭爵位的特权。秦国的这一改革措施有利于( ) A. 改进生产技术 B. 维护周王统治 C. 增强军事实力 D. 完善户籍管理 11. 它是一座利用地形与水势实现无坝引水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它使堤防、分洪、泄 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这里的“它”指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