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72678

【七上历史情境课堂课件】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715485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历史,情境,课堂,11课,西汉
  • cover
(课件网) 2025年秋统编新版七上历史情境课堂课件含视频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学习目标 2 新课引入 3 新知学习 4 前课回顾 1 课堂小结 5 随堂练习 6 1.秦朝的暴政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上表现为_____,禁锢思想言论。 2.张楚政权的领导者是_____和_____,他们在_____起义,他们起义的根本原因是_____。 4.刘邦利用秦朝统治者内部矛盾加深的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____ 年,秦朝统治者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3.与项羽和“破釜沉舟”有关的战争是_____,在这场战争中秦军主力被歼灭,是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前课回顾 陈胜 巨鹿之战 207 焚书坑儒 吴广 大泽乡 秦的暴政 知识填空 5.简述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答案】历史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虽然陈胜、吴广失败了,但他们引发了全国性的反抗暴秦的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课堂提问 1.◎时空观念 结合地图,知道楚汉之争的史实,指出西汉的建立对结束战乱、重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2.◎历史解释 知道休养生息政策的含义,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汉初实行该政策的原因;归纳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措施,从秦末、汉初历史发展的角度指出其作用; 3.◎唯物史观 阅读教材,结合汉文帝、汉景帝的施政措施探讨“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提升综合分析能力,明确统治政策顺应时代需要并能得到有效贯彻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重点 重点 新课引入 刘邦率军到咸阳后,与百姓约法三章,民心安定,为他后来称帝奠定了基础。刘邦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他建立汉朝之初面临怎样的统治局面?对此他是如何做的? 刘邦 彼可取而代之! 大丈夫当如是! 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汉书·高帝纪》 (1)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2)性质:争夺国家统治权的战争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新知学习 1.楚汉之争 项羽 垓下 会盟 鸿沟 鸿门宴 咸阳 约法三章 楚河汉界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乌江 乌江自刎 江东父老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 妇人之仁 刚愎自用 暗渡陈仓 (3)过程 (4)结果: 这场历时四年的战争,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拓展延伸 项羽刘邦为什么而战? 秦亡后又为什么而战? 反抗秦的暴政的农民战争 地主阶级为争夺王位的战争 秦末农民起义 楚汉之争 思考探究 材料:项羽进入咸阳后,放纵部下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项羽虽然势力强大,但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结合教材P63相关史事和所给材料说一说项羽输在哪里?刘邦赢在哪里?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才是历史真正的主导者;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 项羽输:放纵手下攻烧抢掠,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刘邦赢:得民心,重视人才,善于 用人。 2.西汉建立 汉高祖 (公元前256—前195) 西汉前期皇帝谱系: 西汉小档案 朝代名 建立者 建立 时间 都城 西汉 刘邦 公元前 202年 长安 汉高祖 惠帝 文帝 景帝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zānɡ),自天子不能具醇驷(chún s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tiào),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史记·平淮书》 史料探究 四匹马颜色一样 民穷财尽,毫无积蓄 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汉初的统治者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