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单元课外阅读专项集训-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致颜黎民(节选)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那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通俗科学书里,也许有几种,让调查一下再说罢。 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藉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菲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菲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 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我们不是没有说什么不能告人的话吗?如果有,既然说了,就不怕发表。 临了,我要通知你一件你疏忽了的地方。你把自己的名字涂改了,会写错自己名字的人,是很少的,所以这是告诉了我所署的是假名。还有,我看你是看了《妇女生活》里的一篇《关于小孩子》的,是不是? 就这样的结束罢。 祝你们好。 鲁迅 四月十五夜 资料一 据《鲁迅日记》记载,鲁迅先生于1936年4月2日、14日、25日收到过颜黎民的三封来信,他则于4月2日和15日的晚上写过两封回信。鲁迅先生在一个月里两次复信给这位素不相识的青年,还赠书刊和自己的照片。彼时鲁迅先生已重病在身,仅约6个月后(1936年10月19日),便逝世了。 资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反动派压制爱国进步人士的言论自由和作品出版,鲁迅先生等爱国文人纷纷采用笔名发表文章,与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颜黎民原名颜邦定,他用“颜黎民”这一笔名,通过书信向鲁迅先生求教,并在鲁迅先生的鼓励下,以文字为武器,为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解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资料三 鲁迅先生在回信中提到《关于小孩子》一文的目的是赞扬颜黎民要求进步的革命精神。《关于小孩子》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一篇散文,高尔基在文中引用了几封苏联八九岁小朋友向他请教写作的信,表达了他对儿童的深切关怀。颜黎民仿效此举,以小孩子的口吻向鲁迅先生求助,也得到了鲁迅先生热情的关怀和帮助。 资料四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没有人能够否认这样的一句话。然而我们并不想称他做巨星,比他做太阳,因为这样的比喻太抽象了。他并不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自然界的壮观。他从不曾高高地坐在中国青年的头上。一个不识者的简单的信函就可以引起他胸怀的吐露;一个在困苦中的青年的呼吁也会得到他同情的帮忙。在中国没有一个作家像他那样爱护青年的。 ———巴金《悼鲁迅先生》(节选) 1.上面四则资料围绕 和 两方面进行补充。阅读书信和资料可知,鲁迅原名周树人,颜黎民原名 ,他们使用笔名是因为 。 2.阅读上文鲁迅的书信,理解鲁迅有关读书的建议,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3.对上文鲁迅的书信和四则资料,下面理解有误的是哪一项?( ) A.在书信中,鲁迅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告诉颜黎民该怎么读书。 B.由于当时社会环境黑暗,鲁迅并不希望自己给颜黎民的书信被发表。 C.鲁迅要待调查后再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