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高中地理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6 6 7 8 0 10 答案 B C A B C D D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A B C 1.B【详解】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三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对应的太阳 活动是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日珥、日冕层的太阳风,故“夸父号”太阳探测卫星, 能抵近观测到光球层、色球层的太阳活动分别是太阳黑子和耀斑,B正确:日珥和耀斑都 发生在色球层,A错误:日珥和太阳风分别位于色球层、日冕层,C错误:太阳黑子和太 阳风分别位于光球层、日冕层,D错误。故选B。 2.C【详解】从生物多样性来看,奥陶纪比寒武纪生物物种更加丰富,A选项错误。从所 学知识可知,侏罗纪是大型爬行类生物恐龙所在的时代,并非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B 选项错误。从图中资料可以看到第3次物种大灭绝时期,其地表温度相较之前有很大上升, 故第3次物种大灭绝可能与地表升温有关,C选项正确。生物的演化其影响因素较多,其 形成过程较为复杂,D选项错误。故选C。 3.A4.B 【解析】3.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莫霍界面,莫霍界面的位置在陆地下平均39-41千米 处,海洋下平均5-10千米处。读图可知,甲界面正好处于大陆地面以下39-41千米附近, 故判断为莫霍界面,A正确:软流层底部、上地幔顶部、古登堡界面的深度远大于甲处的 深度,BCD错误。故选A。 4.根据所学知识,C处位于地壳部分波速较低,A和B的深度大于地壳的厚度,位于地 幔部分,B处深度大于A处,波速较大,故A、B、C三处地震波波速大小关系是B>A >C,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C6.D 【解析】5.城市地下热岛效应是指城区地下温度高于郊区地下温度的现象,土壤温度升 高会加速有机质分解,降低碳储存能力,A错误;地下温度高加剧土壤水分蒸发,植物需 更多灌溉,养护成本上升,B错误;地下热岛效应导致表层土壤水分蒸发加快,湿度降低, 干岛效应增强,C正确:植物垂直分层主要受光照和湿度影响,与地下温度关联较小,D 错误。故选C。 6.加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增加地下热源,加剧热岛效应,①错误;增加城区不透水 层面积会减少水分下渗,阻碍散热,②错误:冠层郁闭度高的植物可遮荫降温,减少地表 热量传递至地下,③正确;连通绿地斑块能增强生态调节功能,促进热量扩散,④正确, 综上,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D 【详解】大气逆辐射属于长波辐射,主要影响的是地面保温,与属于短波辐射的太阳辐射 到达地面的强度无直接关系,A错误;题目强调“其他条件相同”,地面反射与吸收差异较 小,且海拔变化主要影响大气而非地面,B错误;地面长波辐射是地面向外辐射热量,与 太阳辐射的接收无关,C错误;海拔升高会导致大气愈加稀薄,大气反射、吸收与散射作 用减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使更多太阳辐射到达地面,D正确。故选D。 试卷第1页,共4页2025级地理 2025级11月地理阶段性检测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1.我国发射的“夸父号”太阳探测卫星,能抵近观测到光球层、色球层的太阳活动分别是 () A.日珥和耀斑 B.太阳黑子和耀斑C.日珥和太阳风D.太阳黑子和太阳风 2.图示意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完成图中() 高 图例 高 …生物多样性 地表温度 ·物种大灭绝 低 A.寒武纪比奥陶纪生物种类更加丰富B.侏罗纪是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 C.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与地表升温有关D.生物演化主要依赖于地球的内能 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北 南 阿尔金山昆仑山唐古拉山 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叶 8000 6000海拔(m) c 3000 30 甲 地壳厚度(km A 0 35N 30N 3.图中甲表示的是() A.莫霍界面 B.软流层底部 C.上地幔顶部 D.古登堡界面 4.科学研究发现当地震波向下传播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