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泉五校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科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B B A D A D A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B D A B 17. (1)分析小区中D栋商品房阳台朝向以及这样布局的目的。(3分) 答案:东南;(1分)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照;利于阳光照入房屋深处;减少B楼遮挡的影响。(2分) 评分细则:方位1分,目的每点1分,任选两点 (2)根据《建筑工程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要求,住宅建筑每户至少有一个居室全年有效日照不低于2小时。若要在B楼的南面再建一栋新楼,分析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6分) 答案:南楼的楼高,(2分)两楼的间距,(2分)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2分) 评分细则:每点2分 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在一年的某些时段,该小区房屋内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不断变大,分析该现象发生的最大时段并解释其发生的原因。(4分) 答案:夏至(6月22日前后)至冬至(12月22日前后);(1分) 原因:太阳直射点南移,(1分)正午太阳高度变小,(1分)影子变长。(1分) 评分细则:每点1分 (4)兴趣小组调查还发现,在一年的某些时段,该小区B栋房屋北窗也能接受接受阳光的照射,分析该时段常州的昼夜长短情况并在下图上画出其中某日物影的移动轨迹。(3分) 答案:昼长夜短(1分) 顺时针旋转。如图所示:(2分) 评分细则:昼夜长短状况1分,图2分 18.(1)简述仙洞沟冲积扇的形成过程。(6分) 吕梁山区河流汛期(夏季)水量大、流速快,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2分);河流流出山口后,进入临汾盆地,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2分);河流搬运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仙洞沟冲积扇(2分)。 评分细则:能准确梳理能清晰梳理 “河流挟沙→出山口地形变化→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的逻辑链,准确表述吕梁山区河流汛期特征、出山口后地势与河道变化及沉积结果得满分 只答出 “河流携带泥沙,出山口后沉积”,但未说明 “汛期水量大、流速快”“地势平缓、河道变宽” 等关键条件,得 2 - 4 分。 混淆冲积扇与三角洲的形成逻辑,错误表述为 “河流入海口处沉积”,不得分。 对 “沉积” 的原因表述模糊,如仅说 “流速慢了就沉积”,未结合 “地势平缓、河道变宽” 的地形条件,扣 1 - 2 分。 (2)仙洞沟冲积扇相对面积较大、扇形形态较完整。分析其原因。(6分) 河流流域面积大(汇水面积大)(2分),河流径流量大,河流搬运的物质多,为冲积扇提供充足的沉积物质(2分);临汾盆地地势平坦、开阔,为冲积扇发育提供足够空间(2分)。 评分细则:得分点掌握情况 满分情况:能从 “物质来源(流域面积与径流量)” 和 “空间条件(盆地地形)” 两个维度完整分析,表述准确。 部分得分情况 仅答出 “流域面积大,搬运物质多” 或 “盆地平坦,空间充足” 其中一个维度,得 2 - 4 分。 对 “流域面积大” 的作用理解偏差,错误表述为 “河流长度长,泥沙多”,未抓住 “汇水面积决定径流量与挟沙量” 的本质,扣 2 分。 将 “临汾盆地地势平坦” 表述为 “地形崎岖,利于沉积”,逻辑完全错误,不得分。 (3)分析扇缘处耕地分布较多的原因。(6分) 冲积扇边缘地形平坦(2分);土壤颗粒细、土层深厚、土壤肥沃(2分);地下水埋藏较浅,水分条件好,适合种植业发展(2分)。 评分细则:能从 “地形、土壤、水源” 三个农业区位要素,结合冲积扇扇缘的特征准确分析。每点两分 19.(1)据材料说明丁处山体高耸的原因。(4分) 丁处所在岩层断裂上升,地势较高(2分);丁为向斜构造,岩层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山体高耸(2分)。 评分细则: 满分情况:能准确从 “构造运动(断裂上升)” 和 “构造类型(向斜,岩性坚硬抗侵蚀)” 两个角度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