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77427

安徽省芜湖市2025-2026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3487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安徽省,芜湖市,2025-2026年,九年级,期中,考试
  • cover
2025-2026 学年度 第 一 学 期 期 中素质教育评估试卷 九年级化学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三大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Fe=56 Cu=64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答 题 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三星堆古遗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以下出土文物的制作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2.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 3.下列是某同学做的化学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 A.科学家与化学成就:张青莲———定量研究空气组成 B.实验现象: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种颜色的光———用于霓虹灯 D.实验室安全: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立刻用水浇灭 4.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分类 举例 A 氧化反应 食物变质、金属生锈、木炭燃烧 B 大气污染物 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C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D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氢气、水、氯化钠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5———6题。 安徽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滤水……其格以生铜铸之。”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纯水一定是软水 B.火能煮水说明燃烧过程伴随能量变化 C.“飚”(即风)可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D.“漉水襄”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其作用与滤纸相似 6.如图是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符号“2Cu”可表示两个铜元素 B. x的数值为17 C.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g D. 1个 Cu 中含有 27个电子 7.在点燃条件下, 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微粒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对应的物质是分子构成的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参加反应的A 与B的微粒数目比为1:2 D.一个A分子中由2个原子构成 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B.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所以带有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原子不显电性,所以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9.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测量氧气体积 B.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C.验证蜡烛燃烧产物有 和 D.获取纯净的水 10. “宏微结合”是化学科独特的认识视角。对下列事实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木炭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不同 B.液氧和氧气的颜色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种类不同 C.稀有气体常用作保护———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D.用打气筒给篮球加———分子个数增多,分子体积变大 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①表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②表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③表示给冰块加热至水变为气态,b→c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 D.④表示电解水 12.比较法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 B.空气中气体含量比较:稀有气体 C. 地壳中元素含量: O> Al> Si> Fe D.等质量金属中含原子个数:铁原子>铜原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附加分3分,共31分) 13.(6分)博物馆中常能看到禁止使用闪光灯的标志,强闪光灯会加快光敏性文物(如纺织品、动植物标本、漆器、壁画、书画等)的老化、褪色等。闪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