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一、教材分析 《宝葫芦的秘密》这部长篇童话是我国作家张天翼的代表作,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孩子。故事写了爱幻想的王葆得到了梦想中的宝葫芦,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宝葫芦给王葆的生活带来了奇妙的变化,但也带来了种种烦恼,表现了幸福要靠自己努力的主题。 课文节选的是原作的开头部分。在这一部分,宝葫芦还未正式出场,只记叙了“王葆介绍自己”“王葆回忆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王葆幻想着自己能得到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三个内容,旨在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产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本课教学以课后习题为依据设计学习活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第1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以课后第一题“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然后,聚焦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阅读、思考与表达。教学重点是课后第二题提出的创编故事,要求学生根据奶奶讲的相关故事情境打开想象,大胆创编,在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王葆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目标 (一)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15个字。 (二)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感受人物形象。 (三)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并讲给同学听。 三、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激趣导入 1.观看动画片《宝葫芦的秘密》片段,引出原著。 (1)导入。你们知道这部动画片的名字吗 主人公是谁 这部动画片是根据长篇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出示《宝葫芦的秘密》一书) (2)学生读书名。 2.介绍作者,引导学生关注相关信息。(出示作者简介) 3.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二)学习生字,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字词检测。(出示生字新词) (1)指名学生认读,教师随机正音。 重点指导:“拽”“瘦”是翘舌音;“规矩”的“矩”读轻声;多音字“冲”在文中表示“对着、向着”的意思,读第四声,出示另一个读音并组词。 (2)观察生字,交流发现。(出示生字) 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通过做动作理解意思。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他经常听奶奶讲什么故事着了迷,结果怎样 预设:课文主要讲了王葆对奶奶讲的“宝葫芦的秘密”着了迷,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三)细读课文,体会形象 1.默读课文,思考并交流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 预设一:奶奶讲的童话故事中的宝葫芦特别神奇,“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预设二:王葆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烦恼,渴望得到宝葫芦来解决问题。 2.体会人物形象。 引导:你觉得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交流。(相机出示相关语段) 我姓王,叫王葆。 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们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 预设:天真活泼、喜欢听故事。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 预设:有点懒。 什么!剪脚指甲啊 那不行!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 预设:调皮。 “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 我该要些什么 ” 预设:富于幻想。 小结:从王葆的自我介绍、缠着奶奶讲故事、希望得到一个宝葫芦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调皮、天真、活泼、喜欢听故事、富于幻想的孩子。(相机板书:王葆自我介绍,天真、活泼,王葆的心愿,拥有宝葫芦) (四)大胆想象,创编故事 1.读一读奶奶讲的故事,思考它们有什么魔力让王葆产生幻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