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79692

11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6657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葫芦,秘密,节选,教学设计
  • cover
11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课题:《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一、单元解析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围绕“中外经典童话”选编了三篇课文《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习作“故事新编”和语文园地三个部分,阅读训练要素为“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表达训练要素为“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这个单元的各个方面都聚焦于“奇妙的童话,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这一主题。 二、教材解读 《宝葫芦的秘密》是我国作家张天翼的作品,写一个爱幻想的孩子王葆得到了梦想中的宝葫芦,这个宝葫芦给王葆的生活带来奇妙的变化,也给他带来了种种烦恼,表现了幸福要靠自己努力这样的主题。课文节选的是原作的开头部分。这一部分,宝葫芦还未正式出场,留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能够有效唤醒学生深入阅读文学原著的渴望,为学生的想象、猜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课文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生动地刻画出王葆的童真形象。开篇“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强调这是王葆自己与宝葫芦的故事,语气肯定又带有神秘,天真、活泼的孩童形象跃然纸上;“缠着奶奶讲故事”片段,人物语言、动作描写逼真、富有画面感,刻画了王葆的淘气、顽皮、爱听故事;第15、16自然段“奶奶讲的那些故事”,一方面凸显了“宝葫芦”的神奇形象,另一方面也交代了王葆想要宝葫芦的心理动因。 三、学情分析 从小听童话、读童话,童话如蒙蒙春雨一直浸润着学生的心灵。幼儿在启蒙阶段听童话磨耳朵;进入小学,童话成为低段学生阅读的首要题材,一、二年级学生阅读浅近童话,形成对童话的初步认识,初步感受童话美好的情境,产生阅读兴趣;步入中段,童话依然占据重要的地位,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单元,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中开启童话学习,感受童话丰富想象。从低年段的“读”到三年级的“感”,再到四年级的“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是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童话充满奇幻色彩”的特点早已了然于心,对于了解童话“人物形象”也有一定基础。但寻找具体的阅读方法体会童话“真善美的人物形象”,教学中就需要结合篇目内容引导体会,而“新编故事”在三年级“根据提示编故事”基础上“按自己的想法创编”难度也有所提升,需要教给学生具体方法,分享交流中练习修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四、设计原理 在课程内容上,本单元从属于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该任务群在第二学段提出,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 结合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及整个单元的解读,我们将单元学习的KUD梳理如下: 学生将知道: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想象,里面的人物有非凡的能力;童话也有着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 学生将理解:童话是如何塑造人物真善美的形象的? 学生将能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发挥想象,运用各种方法续编、创编童话,塑造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在核心目标中,需要学生持续理解的大概念为:童话是如何塑造人物真善美的形象的? 依照“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要求,呼应大概念教学任务,本课创设真实情景———参加主题为“童话中的真善美”校园童话创意大赛。大赛中,学生绘制王葆档案,感受富有童趣的语言和王葆纯真美好的形象;创编宝葫芦故事,体会“童话的奇妙和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发展想象力,展示、表达自己对童话的理解;课后拓展整本书阅读,继续读童话、绘档案、演一演。本课旨在通过完成具有明确评价标准的子任务,激发学生参赛热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