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三元里抗英 2.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是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遗址见证历史。与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右图)直接相关的侵略者是 A.英军 B.英法联军 C.日军 D.八国联军 4.思维导图有利于构建史实之间的联系。从右面思维导图中可以得出 A.洋务运动的内容 B.黄海海战的经过 C.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 D.列强瓜分中国的主要方式 5.某历史学者评价太平天国:“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1851年,金田起义 B.攻克永安,建立政权 C.1853年,定都天京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6.右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示意图,请为他们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A.救亡图存 B.边疆危机 C.近代化探索 D.反侵略斗争 7.下图是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在第十三章13.2中可以查阅到的史实最有可能的是 第十三章 外国侵占台湾、新疆 13.1 日本侵略台湾,1871—1874年 13.2 俄国侵占伊犁,1871—1881年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在台湾建立行省 C.邓世昌壮烈殉国 D.签订《马关条约》 8. 绘制历史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右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示意图,该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中法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后 A. 洋务运动的破产 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 边疆危机的加剧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0. 假如你是生活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一位民族企业家,你最赞同下列哪项变法诏令 A. 裁撤冗官,允许士民上书言事 B. 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 C.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D.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11. “这些措施始终停留在纸上,维新派缺乏经验,他们的法令只得让内心极不赞成的保守官僚去贯彻。”材料叙述的是戊戌变法 A. 发生的背景 B. 实施的过程 C. 失败的原因 D. 产生的影响 12. 下列两张照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C. 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D. 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13. 某校历史小组在研究“八国联军侵华”时,收集了下面史料,其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 小说《义和拳》 B. 侵华联军统帅瓦德西著《瓦德西拳乱笔记》 C. 电影《八国联军》 D. 当时拍摄的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员的照片 14. 下表展示了 的部分履历,其内容可用来佐证他 A. 是变法维新运动的主导者 B. 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C. 是中华民族独立的实现者 D. 是封建制度终结的领导者 15.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 君主立宪 B. 三权分立 C. 民主共和 D. 封建专制 16. 右图所示的纪念币顶部写有“中华帝国”字样。底部写有“洪宪纪元”字样。据此可知,它见证了 A. 袁世凯称帝的闹剧 B. 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C. 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D. 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 17. 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发表小说《狂人日记》,以犀利的笔触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这部作品主要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哪一内容 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8. 1919年5月,北京学界发表宣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