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48214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9月月考语文试题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342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
  • cover
初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测试试题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一、默写(8分) 1、蓬头稚子学垂纶, 。《小儿垂钓》 2、自小刺头深草里, 。(《小松》) 3、 ,寒梅著花未?(《杂诗》) 4、 ,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 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仲永出生在一个农民世家。 B.仲永五岁就以作诗而出名。 C.仲永很能挣钱被乡人称奇。 D.仲永缺少系统学庸。 4、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6分) 鲁人身善织屦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1)或谓之曰 ( ) (2)以子之长 ( ) 2、翻译(2分)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2分 )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一)《社戏》节选 20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⑴ 着一支白蓬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⑵ 前篙,阿发⑶ 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⑷ 开船,在桥石上一⑸ ,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⑹ 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 杂在水气里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瘠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 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偷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下面所给词语中选出恰当的词填在文中⑴至⑹的空白处,写在横线上 3分 停 泊 跳 蹦 拿 拔 围 聚 撑 点 摇 碰 撞 磕 支 架 (1) (2) (3) (4) (5) (6) 2、文中⑴至⑹的动词,其表达作用是( )2分 A、表现出少年朋友们熟练和敏捷的驾船技术。 B、表现出农家少年勤劳、能干的性格特点。 C、表现出孩子们看戏途中急切而又愉快的心情。 D、以上答案都正确。 3、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描写,表现了我 (3分)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