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3031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新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单元卷

日期:2025-11-2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254993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上册,单元,察觉,环境,第一章,八年级
    初中科学新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单元卷 一、选择题(共16题,共48分) 1.(2025八上·杭州月考)在下图“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用的硬纸板应选用粗糙的,目的是让光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 B.将纸板右半部分向后翻折,发现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消失了 C.多次改变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可以得出结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D.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不存在反射现象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线共平面。 【解答】A、粗糙的表面可以使光发生漫反射,便于从不同角度观察反射光线,故A正确; B、反射光线并未消失,只是纸板翻折后不再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无法在纸板上观察到。反射定律仍然成立,即反射光仍存在,故B错误; C、实验应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非“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虽然数值相同,但因果关系不能颠倒(反射角由入射角决定),故C错误; D、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此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光线沿原路返回,仍属于反射现象,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2025八上·柯桥月考)眼睛通过配戴镜片可以实现对视力的矫正。关于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图模拟的是矫正近视眼的情况 B.若去掉镜片,来自物体的光将会聚在眼球内 C.配戴此镜片,能够帮助眼睛看清近处的物体 D.图中的晶状体比正常眼睛的晶状体的折光能力更强 【答案】C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近视眼像成在视网膜前,使用发散光线的凹透镜矫正,远视眼像成在视网膜后,使用会聚光线的凸透镜矫正。 【解答】A、由图可知,该镜片中间厚、两边薄,属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用于矫正远视眼,故A错误; B、远视眼去掉眼镜后,像成在视网膜后面,故B错误; C、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使用凸透镜矫正后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故C正确; D、远视眼的晶状体比正常眼睛的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弱,所以像成在视网膜后面,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2025八上·南湖月考)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 则(  )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 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 D.将照相底片放到AB 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 通过三棱镜色散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其中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此外,红外线位于红光外侧,具有热效应;紫外线位于紫光外侧,具有使照相底片感光的特性。 【解答】A、紫光偏折能量强,可知B处是紫光,A处是红光,故A错误; B、AB之间是可见光,AB以外存在红外线和紫外线,属于不可见光,故B错误; C、A上方为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 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故C正确; D、B处外侧是紫外线区域,紫外线能使照相底片感光,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2025八上·金华月考) 关于图中四个情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扬声器发声,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D 【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传播的方式 【解析】【分析】(1)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当声波能使物体运动或状态改变时,说明声波传递能量。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