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3290

山西省大同市博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测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9054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山西省,学情,答案,试题,地理,测试
  • cover
202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测试 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秋季向冬季过渡的节气,寓意冬季即将开始。2025年10月23日11时50分39 秒迎来霜降节气,该节气前后一周内我国北方地区气温骤降,局部地区出现明显霜冻现象。下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及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1~3小题。 1.2025年霜降节气到来前后一周内,我国大部分地区 A.昼夜时长差值逐渐减小 B.日出方位逐渐偏南 C.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D.日落时间逐渐推迟 2.与北方霜降当日昼长最接近的节气是 A.清明 B.处暑 C,立春 D.雨水 3.北方局部地区出现明显霜冻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汽较充足 B.近地面风力弱 C.辐射冷却强 D.白昼时间短 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常伴随雷雨大风和强降水。2025年9月13日,山西大同云冈区、浑源县等地突降冰雹,持续近30分钟,当地发布多条预警信息。下图示意冰雹天气发生时的气流运动及冰雹。据此完成4~5小题。 4.据图推测冰雹天气形成的条件有 ①云内水分充沛,有较厚不稳定层 ②气流上升强烈 ③高空云层温度低于0℃ ④冰粒持续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形成此次冰雹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反气旋 B. 冷锋 C.暖锋 D.准静止锋 2025 年,华北雨季从7月5日提前开启,持续至9月2日,较常年延长 29天,多地·遭遇罕见暴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南方多地则出现持续高温,杭州、福州等地打破最晚高温记录。有专家表示,降水带北移是不争的事实。下图示意 2025 年8月某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据此完成6~7小题。 6.2025年华北雨季长、降水多的直接原因是 A.副热带高压势力强 B.全球变暖气候异常 C.台风的远程影响大 D.地形抬升增加降水 7.降雨带北移将 A.减缓夏季电力需求 B.利于农业增产增收 C.加剧华北地面沉降 D.增加北方防洪压力 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关键区(西经120°至西经170°、南北纬5°之间的区域)表层海温连续3个月高于/低于常年0.5℃时,即发生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下图为“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表层水温距平变化图”。据此完成8~10 小题。 8.图中统计时段 A.海温距平变化幅度小于1℃ B.2024年上半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C.拉尼娜现象持续时间超过六个月 D.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交替出现 9.在2024年1月至3月期间 A.澳大利亚东部洪涝严重 B.秘鲁寒流势力增强 C.我国北方地区寒潮频发 D.东南信风明显偏弱 10.与常年相比,2025年1月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 A.蒸发量较大 B.降水量较多 C.渔获量增多 D.潜热输送多 土壤有机碳是指存在于土壤中有机质中的碳元素,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部分。祁连山中段寺大隆林区,海拔2500~3600m,年平均气温0.7℃,年降水量433.6mm。青海云杉林是当地典型生态系统。下图示意该林区某地青海云杉林在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据此完成 11~13题。 11.该森林土壤有机碳主要来自 A.岩石风化 B.径流沉积 C.枯枝落叶 D.人工施肥 12.随深度增加,该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 A.总体增加 B.总体降低 C.维持不变 D.先增加后降低 13.对该森林土壤有机碳垂直迁移产生影响的是 A.山地坡度 B.流水侵蚀 C.淋溶作用 D.土壤温度 家住内蒙古赤峰市的小明拍摄了当地大青山某处照片(下图)。该处山地北坡长满了白桦林和灌木;南坡是大片繁茂草地,低缓处草原反而低矮稀疏。据此完成14~15 小题。 14.该山北坡形成白桦林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