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3476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6624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山东省,第一,答案,考试试题,期中,学期
  • cover
2025—202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 本试题共 8 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 40 分,非选择题部分 60 分,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P 31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选择题部分 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世界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火箭发射 B. 冰山融化 C. 光合作用 D. 葡萄酿酒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液态氮气可作制冷剂,用于冷藏血液 B.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去除天然水中有颜色或气味的杂质 C. 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有新分子生成 D. 察觉厨房燃气泄漏后,立即关闭气源并开窗通风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加试剂,再检验装置气密性 B.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试剂时,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口上方 C. 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其纯度 D. 过滤液体时,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4.下图是甲、乙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两种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元素在其化合物中常显 - 1 价 B. 乙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C. 甲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 D. 在元素周期表中,甲和乙都位于第三周期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B. 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C. 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D.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6.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B.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 分子体积变大 C.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差异大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7.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若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B. 若铜粉用量不足,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C. 实验结束后,装置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 D. 若操作正确,该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 1/5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是利用各组分的沸点不同 C. 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D. 卢瑟福的 α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证明原子核很小、带正电,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9.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铁、氧气、氧化铜 B. 液氮、氧化镁、自来水 C. 氧气、水、冰水混合物 D. 碳、氢氧化钠、海水 10.如图为自然界中的 “碳循环” 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途径①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B. “碳循环” 有利于维持大气中CO2含量的相对稳定 C. 化石燃料燃烧使CO2排放量增加 D. 将压入地下实现碳封存,CO2分子间隔变小、运动停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两个及以上但不全的得 3 分,选对一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