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热点在线 见义勇为对象否认曾受助,救助者将其告上法庭 思考:如果你的家人遇到柴先生类似情况,会鼓励他们挺身而出吗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8.2 守护正义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理解并支持我国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正义中的关键作用。 道德修养:能够运用正义标准评判社会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正直、勇敢的道德品质。 法治观念:理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树立通过法律途径实现正义的信心。 责任意识:认识到守护正义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初步掌握以理智且有效的方式践行正义。 目标导航 1.正义的内涵: 2.正义的价值: 3.如何守护正义: 辨一辨:以下人物的言行,哪些是正义行为?哪些是非正义行为? 贪污腐败 徇私枉法 扫黑除恶 见义勇为 中国政府援助巴勒斯坦 以色列屠杀巴勒斯坦人民 √ √ √ 这些案例为何是正义行为?体现了正义的哪些内涵?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②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 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 1.正义的内涵?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思考:国家建立和完善上述制度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 结 论 :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 资助贫困学生 700余万人次 4年发放 助学金 逾33亿元 ◆探究与分享(P71) 自1993年至2003年,余华英伙同龚显良等人,于 贵州、云南、重庆等地流窜作案,共计拐卖17名儿童, 牵涉12个家庭,其中5个家庭惨遭两次夺子之痛。 她的累累罪行,致使众多家庭支离破碎,更间接 引发了受害者家庭的沉痛悲剧。 2021年,受害者杨妞花凭借短视频寻亲成功,并 以惊人的记忆力指认余华英,推动警方于2022年将其 再度抓获。2025年2月28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余华英被依法执行死刑。 余华英的伏法,无疑是法治对人性之恶的辉煌胜 利,更是对社会公义的庄重宣告。正如杨妞花在父母 坟前所立下的誓言: “正义虽姗姗来迟,但终究会如 期而至。 ” ◆材料分析 余华英案:从人性沉沦至法治正义的终极裁断 ◆问题思考 >思考1:余华英最终被执行死刑,谈谈正义具有什么要求。 正义要求人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惩恶扬善,使受害者 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弘扬社会正气。 >思考2:该案例表明正义对社会具有什么作用 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思考3:余华英认罪伏法离不开杨妞花的不懈追求,对 我们有何启示 不断追求正义,捍卫正义。 笔记2:正义的价值 ①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 ②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③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思考:国家建立和完善上述制度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 (1)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 结论: 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即使是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被社会遗忘 探究二 正义的价值 探究二 正义的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得到全面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该法旨在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老龄事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该法旨在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该法旨在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消费者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消费者权益得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