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7951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认识角 教案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169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学,数学,人教,四年级,上册,认识
  • cover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3.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辨别生活中的一些角。 教学重难点:通过生活中对角的感性认识,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各部分名称,会用符号表示角。 一.导入 师:仔细看这是一个?(五角星)想一想它为什么叫五角星?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老师请你来数一数哇,真的是五个角。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新授 生活中的角 师:其实不仅五角星上有角,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上都有角。找一找教室里有角吗? 生:三角尺的角.桌角. 师:这(三角尺)上面有角吗?谁来指一指.摸角. 生:指角三个点 将学生指的角在黑板上描出来. 师:怎么把这个角指完整? 生:角有1个点,还有2条线、(同桌指) 数学上的角 师:刚刚找到了许多生活中的角,这节课我们要研究数学上的角。 带着我们的问题一,我们一起来做角吧。 1.创作一个角 (1)想一想:怎么用拿刻的材料做角 (2)做一做:同桌合作,一种材料做一个角 2.展示汇报 生1:牙签 生2:毛线 生3:圆片 生:这个点叫作角的(顶点).直直的叫作角的(边) 师:角画好了,画条弧线做标记. 师:标上数字1,这个角就记作∠1.伸手 师:仔细看这3个角,你有什么想说的?都是角吗? 生:有一条弯曲的边,不是角. 师:是的,所有角都有1个顶点和2条直直的边。 画角 生上台介沾画角秘诀。 师:你真善于思考.1个顶点引出2条直直的边就形成了一个角.先画顶点,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一条边.再从顶点出发向另一个方向画另一条边. 师:给这个角取个名字吧! 生:角1 师:它们都是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方向不同,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师:角有大有小,只要有1个顶点和2条直直的边,就是角。 4.比角 1.比角的方法 师:刚刚用观察法直接看出角的大小 想把这个小的角变得大的一样大,怎么做?生:把边张开.(生试试) 师:谁能证明现在一样大了吗? 生:可以重叠在一起.顶点和顶点对一起 边也要重叠 2.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师:如果继续把这个角变大,要怎么做?变小? 师: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生:两边之间的距离. 师:两边张开的地方像个嘴巴,可以称为"张口"张口变大、角也变大。 师:红色的角也想变大,聪!角变大30吗?生:没有.只是边变长了. 师:张口变大了,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 边的长短无关.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教学反思 《认识角》是一节关于角概念建立的课,本节课的知识点就是让学生认识角,但是对于角的特征,学生是既了解又模糊,了解的是角的大概意思,模糊的是角的具体特征。本节课的难点内容是感知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这个知识点是非常抽象的,必须通过学生全身心的参与,用多种感官来感受角的大小。所以本节课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教师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整个教学过程,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 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操作,体现出了活动教学思想。空间观念的形成,必须要有动手操作的过程,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教师把原来的知识传授设计成了一连串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