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开国大典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1)本课的生字较多,“栏”是边音,“盏、帜、制、射”是翘舌音。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应重点指导学生书写“爆、隆”这两个字:“爆”注意右下方不是“水”字;“隆”不要漏写“生”上的短横。(2)本课的生词,可以分类解决。一类是专用名词,如“旗帜”“制服”“坦克”,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这些词语的意思,或者要求学生预习时查字(词)典解决。另一类词语,如“排山倒海”“雄伟”,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加以解决。 2.阅读理解: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怎样帮助学生体会这种思想感情呢?一是要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中国人民在近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事例,让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有所感受;二是要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场面,要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摩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三是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朗读和想象的情境、场面有机结合,读读、想想、读读,在读中领会情感。可以先着重练习读好一些感彩强烈的句子,进而朗读全段、全篇。 3.表达运用:在熟读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挑选开国大典中的一个场面,以记者的身份向大家做现场报道。这样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将文章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搜集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毛泽东同志的资料、中国人民屈辱史的相关资料,整理后和同学一起交流。 (2)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等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典礼、观礼台、电钮”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初 读 课 文 自读提示: 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政 宾 盏 栏 汇 爆 宣 帜 阅 制 坦 距 隆 射 zhǎn zhì zhì 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奏国歌、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会场 (1~4) (5~10) 典礼 (14~15) 游行 (11~13) 阅兵 你是怎么找出来的?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走 入 会 场 读一读课文的第1~4自然段,看 看你了解到典礼前的哪些情况? 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人员总数、 会场布置、群众进场。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感受到的? 心情急切 直接奔向。 书 写 指 导 课时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第2课时 复 习 巩 固 回顾课文,想想课文按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 群众入场 典礼仪式 阅兵式 群众游行 聚焦“典礼” 默读课文第5~10自然段,边读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并在旁边做批注。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排山倒海”是什么意思?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