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9341

4.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课件(共1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390263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2017年,为纪念曾经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工作30多年的老劳模张秉贵,王府井集团决定,将每年的9月18日设立为张秉贵日,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劳动者,怎会有这样的殊荣? 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心有一团火, 温暖众人心 林为民 (一)关于张秉贵 张秉贵,1918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到纺织厂当童工,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旧社会的苦难经历,让张秉贵不堪回首。新中国成立的50年代初,即将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招聘营业员,尽管规定只招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已经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被破格录取,当上“新中国第一店”的售货员。他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他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所谓“一抓准”,就是指一把就能抓准分量;“一口清”则是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 新课导入 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是新时代青年应该树立的劳动观念。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位劳动模范,看看他在平凡中展现的伟大。请看《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二)关于作者 林为民,1942年出生在我国台湾,父亲为爱国烈士林正亨。林为民自18岁起先后就职于北京日报社、北京晚报社,直至退休。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记者工作。 学习目标 01 理清文章脉络,掌握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手法。 02 理解张秉贵“一团火”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当今时代的意义。 03 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体会选材特点。 (三)关于创作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以昂扬的热情和冲天干劲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共和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张秉贵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被誉为“燕京第九景”。 作者介绍 林为民,1942年出生在我国台湾,是台湾著名的第一家族“雾峰林家”第九代传人,父亲是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的爱国烈士林正亨。林为民自18岁起先后就职于北京日报社、北京晚报社,直至退休。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记者工作。 谈起父亲的过往,林为民感慨地说:“父亲作出的人生选择,作为孩子,我们完全理解,因为那是我们林家世代相传的家风———家国同构,国比家大!” (四)梳理文章脉络 文章基本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14)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表现。 第二部分:(15-17)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形成。 第三部分:(18-20)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影响。 字音字形 1.明确字音 嗬( ) 嘱咐( ) 亲昵( ) 凌辱( ) hē zhǔ nì líng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熙熙攘攘: 不约而同: 和蔼可亲: 和颜悦色: 心神不定: 坐卧不安: 翻来覆去: 全力以赴: 座无虚席: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指人态度温和,性格善良容易接近。 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指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形容心烦意乱,十分担心忧虑的样子。 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六)剖析描写 文章在描写张秉贵时,运用了许多描写。试着把描写部分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深入探究 4.文章的第15段和16段,插叙了张秉贵解放前国民党兵痞打张秉贵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①突出了人民群众之间如亲人般的温情。与前面介绍的女顾客送来水果表示感谢的事情形成对比; ②揭示了张秉贵树立“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