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0255

10.1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348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0.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教学设计
  • cover
10.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教学设计 1.新课程标准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与外延,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2.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课时内容。教材围绕国家利益展开,先阐述国家利益的含义、涉及领域及核心利益内容,接着探讨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紧密联系。旨在让学生明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安全等内容奠定基础,引导学生从对社会的认识上升到对国家利益的深刻理解。 3.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对国家利益的概念较陌生,但对历史事件(如抗日战争)和现实新闻(如国际冲突)有一定了解,需从具象事例过渡到抽象理论。学生易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割裂,需通过生活化案例(如小区环境、学习进步)建立二者的联系。部分学生可能认为“国家利益宏大,与己无关”,需通过“小我融入大我”的情境设计激发责任感。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我国的核心利益。 (2)教学难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5.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抗美援朝事迹的分析,认同国家利益至上的理念,坚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积极支持国家维护利益的各项举措,增强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道德修养:通过议学活动的探究,将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内化为自身道德准则,展现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发展、为国家奉献的道德品质,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利益至上 (3)法治观念:通过相关案例的探析,树立依法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明白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任何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5.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每人手中拿着一张通往70多年前烽火岁月的“车票”。现在,就让我们持票登车,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时刻,一起去探寻:当时积贫积弱的新中国,为何要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个伟大的抉择?! 新课讲授 环节一:保家卫国———悟志愿军为何远赴朝鲜前线? 教师:播放视频 议一议:结合视频,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我国当时还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为什么还要抗美援朝? 2.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这些志愿军? 学生:美军威胁我国边境安全,这是对国家核心利益的直接侵犯。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的必然选择,只有守住国家利益,国内才能安心搞建设、谋发展。 学生:是浓厚的爱国情感。这份情感让志愿军不顾恶劣环境,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用生命践行对祖国的忠诚。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②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同学们的分析非常深刻。是的,国家利益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基,是国家兴亡的命脉。对于刚刚诞生的新中国而言,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权利,就是为国内的和平建设撑起一把“保护伞”。因此,这不仅是战略抉择,更是每一个公民责无旁贷的基本义务。 2.对祖国我们应怀有什么样的情感? 对伟大祖国,我们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教师:这些志愿军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他们是值得敬佩的。现在,假如有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你会为革命先烈讲述国家利益在哪些领域取得的新成就?如果有一天,你真的站在邱少云、黄继光先烈面前,你最想告诉他们今天祖国的哪个变化? 政治领域: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