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0689

【紧扣课标 活学活用】第7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1858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紧扣,课标,活学,活用,7课,百家争鸣
  • cover
第7课 百家争鸣 一、选择题 1.当时,“学在官府”格局被打破,私学勃兴,诸子百家纷纷涌现,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这一局面发生在 (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2.稷下学宫规定,凡来这里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以及相互争辩。由此可见,稷下学宫的创办( ) A.打破了“学在官府”格局 B.推动了学术思想繁荣 C.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D.揭示了诸侯争霸根源 3.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动荡不安 B.统治者重视思想文化 C.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急剧变化 D.知识分子的增多 4.某同学学习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了解到“正可能变成邪,善可能变成恶”的观点,与该观点一致的思想家是( ) A.儒家孔子 B.道家的老子 C.法家的韩非子 D.墨家的墨子 5.都江堰水利工程利用地形与水势,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实现了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效益的动态平衡,2200多年来持续发挥作用。这一设计体现的理念是( ) A.顺应自然 B.为政以德 C.提倡节俭 D.以法治国 6.当下,AI在学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等方面。小历同学想通过“DeepSeek”进一步了解道家思想,可输入的关键词是( ) A.仁者爱人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中央集权 7.孔子创办私学,对愿意学习者,不论贫富贵贱,兼收并蓄,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华夏民族的文化水平。据此可知,他倡导( ) A.有教无类 B.以人为本 C.因材施教 D.言传身教 8.某校初一年级举办“穿越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论坛”活动,同学们分别扮演儒、墨、道、法四家代表发言。以下四位同学的发言符合史实的是( ) A.儒家代表:“统治者应以德化民,施行仁政方能赢得人心。” B.墨家代表:“国家强大的根本在于严刑峻法,要奖励军功。” C.道家代表:“我们应通过礼制来建立社会秩序。” D.法家代表:“君主应‘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和民心。” 9.档案中介绍道:“春秋前期,一般称卿大夫为‘子’,如管子(管仲);春秋后期,人们也用‘子’来尊称著名的学者和老师,如孔子。”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各诸侯国相继变法改革 B.著书立说与讲学的兴起 C.礼乐制度遭到挑战破坏 D.小国寡民理想社会实现 10.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这一思想强调了( ) A.君主的权威至高无上 B.人民的重要性 C.分封制的合理性 D.战争的必要性 11.他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治之经,礼与刑”。他是( )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1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这一主张告诉我们做人要( ) A.与人为善 B.谦虚谨慎 C.追求荣耀 D.不卑不亢 13.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下列各学派的思想中蕴含和平理念的是( ) A.“兼爱”“非攻” B.“仁者无敌” C.“无为而治” D.有教无类 14.以下思想家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 儒家 孟子 实行“仁政”,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道家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A.保持独立人格 B.解决社会问题 C.反对兼并战争 D.推崇西周制度 15.“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无一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人的生命运动,就是在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这是河南陈氏太极拳的理论创编来源,在一招一式之中,阴阳互变,相辅而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