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选择题 1.文物见证人类的历史活动。下列属于研究秦朝原始史料的是( ) A.三星堆青铜面具 B.击鼓说唱俑 C.兵马俑 D.云冈石窟第20窟大佛 2.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多次记载,各郡县的百姓受尽了秦朝官吏的压榨迫害,进而纷纷奋起响应陈胜。由此可知,司马迁认为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 ) A.人民的支持 B.戍边的误期 C.秦朝的暴政 D.赋税的沉重 3.“一旦被发现偷采别人的桑叶,即便量不到一钱也要受到服三巡(泛指多次)的徭役惩罚;五人共同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便要被立刻砍去左脚,并且服城旦苦役。”这反映出秦朝律法的特点是( ) A.以民为本 B.内容严谨 C.刑罚严酷 D.系统完备 4.“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则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材料说明( ) A.秦朝治国模式较为落后 B.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 C.秦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 D.统一六国阻碍历史发展 5.“秦兼并六国后,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据历史记载,当时全国人民服役的人数比以往多20倍,出现了‘死者相望’的景象。”这说明当时( ) A.徭役十分严重 B.赋税非常沉重 C.人口结构复杂 D.经济持续崩溃 6.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历史典故。这些典故反映的史实是( ) 历史典故 出处 揭竿而起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 陈涉世家》 A.国人暴动 B.长平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D.牧野之战 7.“大泽起风云,神州讨暴秦。覆舟千里水,尽是载舟民!”该诗反映的事件( ) A.结束了长期混战局面 B.发生在秦始皇时期 C.建立了张楚政权 D.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8.历史上的经典战役不可胜数,但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那些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了。下列歼灭了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马陵之战 9.《史记》记载,公元前207年,反秦队伍渡过漳水后,主将命令将士破釜沉舟,烧毁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粮食,以示决一死战。起义军勇猛杀敌,最终将秦军主力歼灭。这里的“主将”领导了(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10.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反秦浪潮并未平息,刘邦、项羽等势力继续崛起。陈胜起义虽仅存六个月,但“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这主要反映了( ) A.起义为全国反秦斗争奠定了基础 B.原六国贵族成为反秦运动的领导核心 C.刘邦项羽等人完全继承了陈胜的起义策略 D.秦朝军队在镇压起义后已彻底丧失战斗力 11.下图所示体现了秦末农民( ) A.坚韧不拔的勇气 B.坚持正义的品质 C.不断进取的意志 D.敢于反抗的精神 二、材料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夏桀的政治暴虐,生活淫乱。汤于是起兵统帅诸侯,接着又讨伐夏桀……夏军彻底溃败……汤登上天子的尊位,平定了全国。 材料二:他是商朝末代君主,他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商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后来,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打败了他,结束了商朝的统治。 材料三:起义军推举陈胜为王,并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以吴广为都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秦……虽然起义失败了,但打击了地主阶级。 (1)依据材料一写出夏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汤登上天子的尊位”之后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 (2)材料二中“他”指的是谁?他对内采取了哪些措施导致“他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商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例即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起义发生的根本原因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