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诚实守信 1.结合具体案例,理解诚实守信的内涵,知道诚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认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 3.提高践行诚实守信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理解诚实守信的内涵;认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一则“一诺千金”的材料,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本活动旨在通过诚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内涵与价值,以此引入新课。 新知探究 一、诚实守信的内涵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一则“诚信考场”的材料,向学生详细介绍“诚信考场”的设立背景和规则,如说明教师在考场中的职责、学生在考场内全凭自觉的要求等,让学生对活动有清晰的了解,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并提出问题:你会报名参加“诚信考场”的考试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围绕“是否报名参加‘诚信考场’的考试及原因”展开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和看法。 【学生活动】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梳理不同观点背后的原因,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诚信的认识。 【教师总结】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信守承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同道德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诚信考场案例,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一)人以诚信立身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一则三代人践诺守护红军墓的材料,并提出问题: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人以诚信立身。诚信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是一种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体现我们的内在修养与道德品质。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平台。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设计意图】以杜正云三代人践诺守护红军墓的故事为引导,并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诚信促进社会文明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一则“信义兄弟”的材料,并提出问题:“信义兄弟”王长义、王长信为什么要顶风冒雪送粮款、拒绝涨价坚守诚信呢?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诚信促进社会文明。社会成员之间只有以诚相待、以信为本,才能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培养主动思考的能力,提高实操能力。 三、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相关链接”的材料,并提出问题: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后,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总结】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是诚信的受益者,也应成为诚信的践行者。每个人要立身成事、生存发展,都要恪守诚信这一准则,努力做一个诚信的人。 (一)真诚待人,积极履行承诺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一则情境,并提出问题: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观点?请你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活动】阅读情境后,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总结】真诚待人,积极履行承诺。我们要增强诚信意识,真心实意地与他人交往,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要轻易许诺一些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作出承诺后,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如果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兑现承诺,应该不逃避、不推脱,坦诚与他人沟通,争取他人的谅解。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真诚交往、履约负责的重要性。 (二)讲究策略,注重方式方法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一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